|
| 期刊3——智慧养心学
| | |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是人类面向自然挑战的一个永恒的追求。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都有所反映。几千年来,道家、释家、儒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延年益寿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传统养心学。 一、佛家智慧养心学 【禅】 活的清心自在,活的身心安顿,佛家养心学是平和、宁静、友爱、快乐的生活哲学。禅悟,就是教人如何静下来,对人生有所体悟的学问。禅,希望开启人类的第三只眼,密访自己未知的潜在境地。禅的最高境界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用一种最平易的方式,为一般人最切身的安心立命要求提供了一种可能。 禅师们待富贵如浮云,视声色若谷响,不营世家,不修形骸,不贪生怕死,真正能把世俗的名利视为身外之物。那具有洁白本性的形象,就如同那圣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们的艰苦追求,是出自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苦苦探究人类自由与存在的根本,是追寻人类跃动的心灵。 在了悟人生意义、超脱生死大事面前,人生的财富、名利、权力、地位、成就等世俗追求,都可以全部放下;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要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情尚未产生,却先比较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宇宙间一切事物无非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虽然幻想枉然,客观存在,但却生来变化,了无实性。我们的肉体,无论如何强健,也终有衰竭的一天,这是绝无例外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须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进而研习,破除对身心的执著。
二、道家智慧养心学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 道家的养生精髓在于立足自身,“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生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天地万物人最贵,苍天所覆盖的,大地所托载的,世间万物所具备的,没有任何一物能比人更尊贵。人凭借天地灵气而生存,顺应四季变化的规律而成长。老子说,虚假的名气与身家性命,那一个更可亲?生命与财富哪一个更宝贵?得与失那一个又更有害?所以过分爱惜必将导致巨大的破费,过多的敛财必将导致更大的损失。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适可而止才不会遭致危险,只有这样,生命方能持久。 天人相应,天即自然,人处于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之中,必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气”就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大气”,大气在天称天气,在地称地气,在人称人气。时令指一年之中的气候变化,人生活在“气交”之中,顺应气交法则,可长寿健康。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详尽论述了春夏秋冬的养生之道。养生养在根本上,使人体生物钟与四季的节拍和谐、顺应,“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需要,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需要。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破坏真元之气。
三、儒家智慧养心学 【人有三种死】 智慧的人长寿吗?仁义的人长寿吗?孔子说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不是由他们的命运决定的,而是他们自找的,不按时起居,不调节饮食,不劳逸适度的人,各种疾病就会袭来,夺走他的性命;嗜欲无厌、贪求不止的人,各种刑罚就会加诸头上,夺走他的性命;以少犯众,以弱示强,恼怒无常,采取行动不能量力而行的人,各种横福就会飞来夺取他的性命。这三种情况的死,都不是命中注定的,是人自找的。身体节制,动静适宜,不让生命的天性受损,获得长寿不是合情合理吗? 《吕氏春秋》首先提倡的是生的基本原则,在于养性全真,顺其自然。怎样才叫避开危害呢,过甜、过酸、过苦、过辣、过咸,这五种东西充满形体,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过喜、过怒、过忧、过恐、过哀,这五种东西和精神接合,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过寒、过热、过燥、过湿、过多的风和雨、雾,这七种东西动摇人体内的精气,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所以,凡是练习养生之人,没有比知道这个根本更重要的了。知道了养生的根本,疾病就无从产生了。
四、山林子自然智慧养心学 世界上没有真正健康的人,只有心身平衡的人。瞬间平衡,瞬间失衡,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人的生命是一棵树,人的肌体就是树的枝叶,树根就是人的心,树根如果长了病,枝叶必定也会有病;当树的枝干枯萎了,叶子发黄了,单靠剪枝、修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病源在树根上。因此,人的心灵一定要求正。心正了,气才正,气正了,血脉才能通畅,肌体也一定会运行平衡,最终达到人的心身平衡状态。人类肌体生命科学的运行规律就是这么简单。 思想境界高的人应该是长寿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做人,争做心身平衡的人,心平衡,人的身体才平衡,心平气和,才能生命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