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学习与自然智慧
| | | 读书学习与自然智慧
智慧人生,人生智慧,人人发现智慧宝藏,生命之中智慧引航!不论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生命处于哪个季节,目前的生活状态怎样,心灵的根只要能够得到智慧雨露的浇灌,都会盛开出灿烂绚丽的生命之花。
智慧人人都有,它是与生俱来的,小孩有智慧,那种纯真的自然的状态.天空.海洋.大地.森林带给我们人类的许多启示.做一个自自然然的人,很舒服.因为我们本来就来自自然,自然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宇宙的缩影.做一个自自然然的人,每天生活在自然的状态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拥有了一颗自然智慧的心灵,人就会与自我和谐,与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自然智慧心灵,会顺应自然宇宙规律,该怎样就怎样.
《自然智慧学》中提到的:人的生命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就是我们的心,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从灵魂开始!心灵之根是人生命的基础,根基牢固才能繁育出茂密的枝叶.鲜花需要别人浇灌,心灵必须要自己浇灌。命运是最好的老师,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升自己,自己救自己。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忙碌的时代,有多少人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呢?有多少人拥有一颗智慧心灵呢?有多少人每天能够智慧的生存,智慧的做事,智慧的说话,智慧的交往,智慧的学习,智慧的读书,智慧的吃饭,智慧的睡觉呢?该吃饭没吃饭,该学习,没有珍惜时间,该休息还在熬夜.
自己的密码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可能知道,他只能给你一个思路,最终的一切还需要你自己解决,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就是说,自家钥匙开自家锁.自我智慧在自己的兜里,去掏自己的兜,它已经沉睡了很久,快去唤醒它。
《自然智慧学》是研究人类思想文化的学科,是自己找自己的学科,是回归心灵,提升心身素质的学科,还是创造自然和谐的生活和生命状态的学科。《自然智慧人生——谈话与朗读》是鲁东大学《自然智慧学》选修课中的一部分,通过大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一系列话题的研讨和学习。许多大学生在谈自己的体会时说,当我们发现了自我智慧,并用它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时,我们的思维在开放,我们的心灵在飞翔,我们的境界在提升.
在"读书学习与自然智慧"的讲座中,交流三部分.
第一部分:用心精读心之书
一.读有智慧的书籍如同和智慧人打交道 二.读书关键是用心,而不是用眼 第二部分:书籍是养心的妙物不可不读,又不可多读
一.读书养心,滋润心灵 二.不死读书,不读死书
第三部分:智慧读书在于悟 一.书中一个字足已 二.千书万书不如一悟 第一部分:用心精读心之书
一.读智慧书籍如同和智慧人打交道 智慧书籍,是一道心灵之窗。智慧书籍走进人类的心灵,会引领着我们洞悉心灵世界.大千世界,书籍浩如烟海.从古到今,那些人类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留下的无数精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思想宝库和精华,是心灵的智慧明灯,它传递着人类美好的心境,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探索,对社会的认识,对生命领域和科学的发现,不断地总结和记录下来,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延续,像火炬一样在传递.
那些真正的美好的东西,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智慧心灵共鸣,就像我们听到了一首世界名曲,看到了一幅精典油画,读到了一本流传百世的文学作品,心灵一旦产生碰撞,必然激起思想的火花和灵魂的串串涟漪.所以,好的油画,好的音乐,好的摄影,好的书籍都是作者最自然的本质的流露,是用灵魂说话,用灵魂写作,用灵魂创作,它是天地人自然和谐之美的表现.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用自然心灵做画,用自然心灵写作,用自然心灵感受,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书如其人,你无须和作者见面,你已经认识了他.读书,实际上是在读人,读人之心灵.
去读能够反映自然本质特点的书,去读能够启迪人之心灵的书,去读滋养心灵的书.而不被污七八糟的黄色书,垃圾书污染心灵,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生命.老子的书,孔子的书,庄子的书,还有那些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的书,你都可以作为良师益友去看一看.
读书如读人,看书如看心.读智慧书籍如同和智慧之人交流.与有智慧的人交流如同读一本智慧书.<自然智慧学>中提到:和充满智慧的人谈话,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养生保健之效应,达到心身平衡.一个人在世,如何使自己能够保持心身平衡?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如何让生命活得有意义?能够经常多与智者沟通,就是一个最佳的途径.托尔斯泰在其<智慧历书>中写到,还有什么比每天与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士沟通更加珍贵,与世界最好\最有智慧的思想家沟通,让我一直处于精神与道德的高峰,我无法了解何以有人能够不与世上最聪明的人沟通而活着?托尔斯泰不但自己想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还希望更多的人能做有智慧的人.找有自我智慧的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沟通,阅读有智慧的人的书,这是最有效也是最佳的方法.心灵对话,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职务大小\有无时间,古今中外\跨度太大等问题的限制.请你不是地问一下自己,我与自己的心灵对过话吗?我的自我智慧在哪里呢?我是否活得很自然?
当今时代,全球每年出版图书品种总数在86万种左右... 目前,每年出版图书超过15万种,每年出很多书,但积压书也很多,为什么?有多少书,是给你带来心灵收获的书呢?有的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们失望。叔本华说: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危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不读坏书,没有人会责难你,好书读得多,也不会引起非义。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第一部分:用心精读心之书
世界上的一切学问,都在于用心,大凡用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研究和探索.用心,既是用自然智慧心去读,读懂,读明白,读透彻.
我们浏览一下,名人是怎样智慧读书呢?
1.鲁迅先生读书是极力精深的,同时,又非常强调博览。他年轻时,除了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一不读。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博览不是随心所欲地乱看一气。在博的基础上,要逐渐“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一的一门或几门”,这一门学通了,就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对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是有用的。
培根在论读书中是这样写的: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林语堂说: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
严文井论读书:读书,人才更像人.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为此,我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没胡考进大学,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好学。
用心精读心之书,就是用心读出书中的味道,体悟书的美妙,与你的心不断产生对接.用眼读书,只是浮于表面,看了只是看了,不知其中的奥妙.就像你有问题,总去问老师,他能给你什么答案,最终你的问题需要你自己的智慧解决.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规律,切忌死记硬背,有什么用呢?会读书的人,抓住书中的要点.能快速阅览,快速读书.
智慧读书也同自然智慧朗读同理.都需要有一颗自然智慧心,放松无有杂念,用心灵朗读心灵,用心灵感染心灵,就像自己和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话,那样地真实,诚恳,又像和好朋友交谈,自然而亲切,如入无人之境.
范读两篇文章,感觉一下自然之心,自然智慧心灵.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不被别人的评价定位.朗读用心,而不是用嘴.读书\写书也是用自然心,智慧心,本来就有的自然状态.
第二部分:书籍是养心的妙物不可不读,又不可多读
<自然智慧学>里提到:书籍是养心的妙物,不可不读,又不可多读。靠书籍活着的人,容易陷入到书籍中去,而忘掉了自然智慧,忘记了人生自然智慧的本质。自然智慧的书籍,常能启发人的灵感。触类旁通,如同一条河流,蜿蜒分出许多岔道,每一条岔道又分出支流,在自然的泥土里描画,不管怎样,它都是自然智慧的妙笔。读书可以养心,养心的根本是符合自然宇宙之自然的本质。
读书本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而不应成为一种负担,会读书学习的人,总是会用心去思考,并不是用眼睛看。读书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读书,做智慧的学习者。不少人死记硬背,灌了满满的一脑子书本知识,却会很快的遗忘尽失。有些人眼在书上,心却不知道早已飞到哪里去了。我们这个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简直是太少了。会运用自我智慧看书的人,能博览群书,过目不忘。而有的人看书又是记又是写的,尽管时间用的很长,却很难抓住书的重心,这又怎么会掌握读书的秘诀呢?文字多,不一定就好,真言一句足已,假言万句何用?好书如良师,值得相随终生。
不死读书 也不死读书
一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统一体,有些书其中包含着多元的、多层次的品质要素,这对读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运用自我智慧去多读书才能解决此问题。有些书,不必刻意读、过于认真了,就会有死读书之嫌。读书也需要具有一种心灵智慧的感悟,只要有兴趣的、能够轻松就理解的,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了,书里的内容就会融化于心灵深处,到用时就会浮现出来。只是靠刻板强记式的读书,是不会有多大作用的。
书读的多了,是好事也可能会成为坏事。因为书读多了,肯定感受就会多。感受多了,如果不用自我智慧去进行甄别和梳理,难免就要在心灵里淤积很多无用的东西,长期下去就成了书呆子了,难道我们的周围,成天靠书本知识生活的人还在少数吗?智慧的读书,会使一个人受用终身。 读书可以使你更好的关注人类和生活,帮助你去了解人世间的真与假、美与丑,从而更智慧地去看待这个世界,更自觉地去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第三部分:智慧读书在于悟 读书,如同吃东西,要细细咀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消化吸收,而读书过程中的边学边思考就是细细咀嚼的过程。爱书读书但不能尽信书,不能崇拜任何权威,这才是我们读书过程中的智慧态。有些东西开始想学,后来却越学越没意思时,就不要学它。没有智慧思考的读书看报,就不会有智慧的见解,也不会有发现,不可能得到启示,更不会有任何发明创造。
智者读书总喜欢用超常的、无定向之思维来学习和思维。有时跳出书籍外来读书,也许会更清晰地掌握它。千书万书,不如一悟。
人生本是无字书
你认为只有印刷厂印出来的才是书吗?不会读书写字的人有没有灵性呢?那些成天陷在纸堆的人们,倒不如赶紧走出来,融入到自然的生活里。
读书并不难,难得是用心来读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现实的生活中。对你的心身素质有提升作用之书,可看一些。现实生活才是真正的书,一定要去好好读她,读懂她。
书籍是自然生活的万花筒。书籍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书海泛舟,采珠拾贝,传承文明,启迪智慧。一本本书籍,如同潺潺溪水,注入了智慧思想的清流。
千书万书不如一悟
人类生活就是一本无字的大书,智者会用心去读懂它的。你悟到了什么,就是什么,你明了多少,就是多少.学别人的,永远不是自己的.写自己的人生书,读懂生活这部书,才是真正的书,有多少人有智慧呢?
然后再去真诚的对待生活,对待每一件事,并做到问心无愧。用充满智慧的文字、见解和观念去感化他人,并能够把自己的人格魅力自然融注入日常言行之中,这是欲用自己纯真的心灵智慧去撼动他人心灵智慧的关键。让智慧的书籍,使我们的这个现代躁动的世界多一点自然、多一点宁静和多一点和谐吧!
1+1可以等于2,但也可以等于别的什么,明白吗?万有引力定律是用智慧来发现的,当他写的书流传下来就变成了知识,它不需要你来发现,也不需要你来背诵,如果问你,世界上还有什么引力定律,你会怎么回答?究竟是谁在发现、谁在创新呢?是知识吗?还是智慧?知识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把人的智慧网住,使你不得开慧。大学生为了高考,筋疲力尽,想想父母的期望和辛苦,感到压力很大,学吧,知识的包袱越来越重,眼镜的度数越来越厚,考级、证书一大堆等着你。学习紧张,想考好,又怕考不好,整天自相矛盾,烦恼连篇。不郁闷就怪了。难道现在的学生变成书呆子了?难道成了啃书本的机器?满脑子分数、分数,证书、证书,学历、学历,就业、就业。又是知识在作怪,它偷偷笑这些小傻瓜们,让他们在知识圈里做游戏吧。正是为了这些人为的东西,才无法解脱,病根在你自己,解决的方法还在你自己。
自然教授说,用自己的眼睛能看自己的眼睛吗?知识人和智慧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大概象铁轨和火车的关系吧。知识不是智慧,并不是说不要智慧,而是要你在获得智慧的前提下,去更好的学习知识。智慧是根,聪明是干,知识是枝叶。一定要把开发智慧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自然智慧学》一定要扔掉过去学习知识的那一套方式、方法。这就像提炼黄金一样,一定要把大量的杂质除掉后,才能得到纯金。你的自我智慧就像黄金一样,已经被长期淹没在无数的妄想杂念中了。《山林子智慧学》不是靠学的,而是靠悟,靠体悟,靠感悟。 是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得到智慧、知识和心身和谐。
还希望自己多积累知识吗?图书馆建的多,说明了什么?只是在讲前人的东西,甚至过时的知识,是智慧人吗?《大百科全书》或《四库全书》是智者吗?世界上再大的合定本,也还是前人智慧产物(知识)的沉积。
“智慧书”就在你自己那里,自己本来就有,快去发现她吧!有多少年轻的朋友已经在掏自己的兜了呢?或者开始知道有掏兜这回事呢?自我智慧,人人有份,只在于发现和开发。就在每个人的兜里,就看你摸不摸了。智慧、知识和心身和谐,将是未来世纪的希望。“智慧、创新、创造、心身和谐”,是不是也是二十一世纪不成校训的校训了。
从来不去钻研无用的知识。只是做一般了解就足够了。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自然智慧学》告诉我们永远靠的是我们自己、自己、还是自己。
<自然智慧学>_读书学习与自然智慧摘录: 对你的心身素质有提升作用之书,可看一些。
对一个悟道者来说,书籍可能会成为你进入智慧之门的一道门槛。
书籍是道路,智慧是路标。
读书多,并不代表智慧多。
世界上最有知识的“人"是百科全书!
为了不读书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
一定要把每一本书,都作为您的良师益友来看待,因为它在方便你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从一本书中得到的不在于多,如果我们能从一字中得其智慧即已足矣。
读书的目的并不是想从书中知道什么,而是在于能否通过书籍启迪你的智慧也。
读书的最大障碍是睁眼瞎,而医治的最好名医和良药是智慧。
读书法:用心为上;用脑次之;用眼下之。
读书在精不在多,因为谁也无法使自己成为百科全书。(也无必要)
知识如果妨碍了智慧,那宁肯放弃它。
应做知识的主人,决不做知识之奴隶。
知识多了并不是好事,它可能成为开启智慧的障碍。
知识和智慧是一对分不开的情人冤家。
知识是船帆,智慧是劲风。
知识加智慧才是力量。
智者常常会受到所谓饱学之士的嘲笑。
一个人光有知识是不行的,还应该终生去追寻智慧才是。 用智慧学习,而不是用脑力学习。
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去学习的东西,只看你是否发现它。
对于智慧获得者地说,执着的学习是一服毒药。
智慧学习,是发现、创造的感悟。
学习之学习,是靠人的生理机能来获取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而已。
要学习智慧,而不是去追寻一些早已过了时的知识,
因为知识可能使你成为学者,但绝不能使你成为智者。
生活中的工作需要学习知识,但生活中的如何去工作却须有智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