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气穴之问,昔人名之为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 凝神于此,久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 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 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肢康健,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
性空子胎息诀
我之本体本自圆明,圆明者是我身中天地之真胎也。 我之本体本自空寂。空寂者,是我身中日月之息也。 唯吾身之天地有真胎矣, 而后天地之胎与我之胎相为混合而胎我之胎, 唯吾身之日月有真息矣。 而后日月之息与我之息相为混合而息我之息, 唯吾身之本体既虚空矣。 而后虚空之虚空与我之虚空相为混合而虚空我之虚空。
幻真先生胎息铭
三十六,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 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只治病, 决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以上口诀,举其大略,余者载于丹经,不可得而尽述。 此蛰藏工夫其用大矣。谓人之元神,藏于气穴,犹万物藏于坤土。 神入也,中天气降而至于地气,与神合,犹地道之承于天。
参同契曰:恒顺地理,承天布宣。
易曰:至哉!万物资生。
盖亥月纯坤用事之时,时当草木归根,蛰虫入户,闭塞成冬, 冬虽主藏,然次年发育之功实胚胎于此。
盖一阳不生于复而生于坤,坤虽至阴,然阴里含阳, 大药之生实根只于此。药将产时,就与孕妇怀胎相似,保完真种,不敢放肆。慎起居,节饮食,忌酒色,戒恼怒。外不役其形骸,内不劳其心志。至于行、住、坐、卧,各各有方,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 坐则调丹田之息,卧则抱脐下之珠。故曰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