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法句经
第一:双品 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 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邪恶之心言行, 痛苦将跟随着他, 有如车轮跟随拉车之牛的足蹄。
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 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清净之心言行, 快乐将跟随着他,如影随形。 (注:名法是指五蕴中的受、想、行与识,心则是指识。)
“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怀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 “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是心,怨恨自然止息。 在这世上,恨绝不能止恨, 唯有慈爱方能止恨, 这是永恒的真理。 除了智者之外, 他人皆不了解:“世人终须一死。” (由于无知,他们继续争论。) 智者明了这点, 因此一切争论得以平息。 (注:他人是指愚者。) 住于欲乐中的人, 放纵六根(感官),食不知足,) 怠惰与不事精进, 他肯定被魔王制伏, 如强风吹倒弱树一般。
住于观照不净法的人, 防护六根(感官),知足于食, 充满信心与精进力,` 他肯定不会被魔王击败, 如狂风摇不动岩(?上“山”下“狱”字)一般。 (注:在此魔王是指烦恼魔。信心是指对佛法僧不动摇的信心, 以及对业报的信心。)
未脱离烦恼之污染, 不自制与不真实的人, 却身披橘色袈裟, 那是他所不配的。
已弃除烦恼之污染*,戒行具足 具备自制与真实的人, 真正配得上身披袈裟。 (*:即以四道智根除了诸烦恼。) 把不真实的视为真实, 把真实的视为不真实。 持此邪思惟的人,] 不可能觉悟真实法。 视真实为真实, 视不真实的为不真实。 持此正思惟的人, 得以觉悟真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