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坐忘
无所不忘的虚无境界。语出《庄子·大宗师》: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 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 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坐忘就是无所不忘,在思想上达到虚无境界。 道教将它发展为一种修养理论和方法, 司马承祯《天隐子》:“物我两忘,了无所照,即为坐忘。” 他还专门写有《坐忘论》,认为坐忘是修仙成真的重要途径, 说坐忘达到“内个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 与道冥一,万念俱遣”的状态。 他将坐忘的修习分为 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阶段, 达到泰定阶段,便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由于心“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 智慧产生之后,还应保持泰定, “勿多为多知”,两者相互促进, 最后可以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