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百家养心---472:心不逐外道自居
[作者:60.212.0.*](859) |
2006/2/20 11:21:00
|
【内容】: | 收心
司马承祯提出的修道方法之一。《坐忘论》: 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 要修道便须收心:“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 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安坐的目的在于保持本心清静,远离外境, 不为尘俗所染,向“静”、“虚无”的心体回归, 这样心便与道合一。收心的具体功夫是使心“不动”、 “不著物”,不仅远离尘俗,而且不“执心住空”。 因为执着于空,仍然是“住有所”,只能“令人劳, 既不合理,又反成病”。所以收心的根本在于 “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动,此是真定正基”。 收心的关键在于专静: “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 名曰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