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网站 > > 山林子会友室 用户名:
【问题】: 百家养心---517:见色明心有真意  [作者:60.212.3.*](795) 2006/2/22 9:01:00
【内容】:在禅宗看来,无情有佛性,山水悉真如,
“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
演说摩诃大般若”《古尊宿》卷19《方会》。
见色明心,闻声悟道,自然界的一切莫不显示着活泼的自性。
“夹路桃华风雨后,马蹄无处避残红”《颂古》卷3石室辉颂,
 一切尽在目前,要悟直下便悟。很多参学者便是从一声蛙鸣、
一丛翠竹、一镰月色、一朵黄花中悟入大道的。
苏轼游庐山东林寺,呈偈常总: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罗湖野录》卷4
佛经以三十二相称誉佛陀化身的相好庄严,
“广长舌”即其一。《大智度论》说佛舌广而长,
柔软细薄,伸出来可以覆盖整个面部甚至头发,
“广长舌”是佛陀善于说法的象征。
“清净身”即清净法身,佛的真身。
溪声、山色之类,即是无情。潺潺溪水,
彻夜不停地宣说着微妙佛法;葱郁青山,
明明白白地呈露着清净法身。一夜之间,
溪水流珠溅玉,宣说出千千万万首禅偈,
它们是如此的丰盈富赡,三寸之舌又怎
能将它的妙义悉皆告诉给别人?更何况,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即使想宣说
其中的一部分,也没法用一般的言词来表达。


关闭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