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网站 > > 山林子会友室 用户名:
【问题】: 百家养心---518:游子归心是自家  [作者:60.212.3.*](864) 2006/2/22 9:06:00
【内容】:禅道明明白白地呈露在眼前,如果舍近求远,
就不会闻到香气,从香悟入。晦堂将仲尼之
“吾”,置换成自然之“吾”,体现了一切
现成的禅悟体验。禅僧颂云:
渠侬家住白云乡,南北东西路渺茫。
几度欲归归未得,忽闻岩桂送幽香。
《颂古》卷39石溪月颂
水边林下旧生涯,梦里还家未到家。
昨夜月明归兴动,西风一阵木樨花。
同上雪矶纲颂 “白云乡”,是白云万里之外的乡关,
是精神的故里。游子思归,多少次努力都没有成功,
因为歧路太多,找不到一条直截的路。
忽然间岩桂飘送幽香,方知大道就在目前,故乡就在脚下。
雪矶纲诗说水边林下是“本来面目”的所在,
是游子离家前栖息的地方,游子多少次梦归故乡,
却总是未能如愿。在一个月明如水的秋夜,
西风飘送来清幽的木樨花香,他终于如愿以偿,
方知旧日生涯不是梦,幽香顿现本来人。
《如净语录》卷上:“秋风凉,岩桂香。
未归客,思故乡。‘吾无隐乎尔’,捉贼须捉赃。
会么?舞蝶游蜂过短墙。” 
与晦堂开示黄山谷机用相同的是玄沙启发镜清公案。
镜清因“乍入丛林”而请玄沙“指个入路”,
玄沙问还闻偃溪水声么,镜清说听到了,
玄沙说:“从这里入!”镜清顿然悟入。禅林颂云:
风飘碎玉千峰雪,雨滴岩花万国春。
堪听偃溪流水意,潺潺终日不闻闻。
《颂古》卷31罗汉南颂
千峰积雪消融成潺潺偃溪水,春风拂过,
如碎玉铿鸣。水气凝雾,润滴岩花,天地间充满了春意。
对此,必须不闻之闻,剔除耳识的粘着性,似谷含响,
如池受月,方可一超直入,顿悟其旨。
这是不假任何推理的现量之境。


关闭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