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刘一明编著
上艮下艮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者,止也,取象为山。上艮山,下艮山,是此山而兼彼山, 彼山而兼此山,千山万山,总是一止,艮之象也。君子有见于此, 知人秉彝之良,即人所以为人之位,当终身居之而不可须臾有离者, 以是傚兼山之象,思而不出其位焉。人之应世接物、修道立德、穷究实理、 辨别邪正不能无思,但思其正则在位,思其邪则出位,千思万思, 贵乎止于其所,不失其本来之真耳。修道者,果能在位而思,道心常存, 人心永灭,一切尘缘外物皆不得而动之,何害于思?彼世间空空无为、 孤寂守静之辈,虽云忘物忘形、一无所思,绝不关乎身心性命之道, 亦系出乎其位。位字从人从立,人立则不动,止于其所矣;止于其所之思, 具众理而应万事,虽终日思之,未尝出位,犹如无思。噫! 知得一,万事毕。若不知一,思即出位。天下学人,知一者有几人哉!
上巽下艮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渐者,徐缓也。上巽木,下艮山,是山上有木也。山上之木, 形必高大,高大之木非一朝一夕而长成,此渐之象也。君子有见于此, 知德为人之根本,善为人之至宝;不能持守其德,则德不贤; 不能变化气质,则善不大;以是傚山之稳定,截然放下,居于贤德而不迁移;法木之生长,不急不缓,渐化俗气,而归至善焉。贤德者,至善之本性; 俗者,旧染之俗气。俗不必拘于民俗,凡人七情六欲、贪嗔痴爱一切俗情, 皆是也。居贤德,日用常行,无事不贤,无处不德,以贤德为居, 身与贤德为一,不动不摇,止于至善矣。德善,则一切俗情旧染, 亦渐次消化,变为真情,不隐不瞒,而俗归善矣。盖以真者既復, 假者自化,真即在假之中,假不在真之外,贤德而俗必善,自然而然。 居德善俗俱用渐者,因人心用事已久,道心不彰,虽居德而不能遽然居之稳,善俗而不能遽然居之到,居德不稳,不谓德贤;善俗不到,不谓俗善。 居德必至于无一德之不贤,方是居之稳,善俗必至于无一俗之不善, 方是善之到。德贤俗善,先天足,后天化,只有善德,别无他物, 返朴归醇,如山之稳定,如木之亭立,有为事毕,无为事彰, 从此别立鼎器,再置钳锤,用天然真火,温养圣胎, 可以入于神化不测之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