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淮南子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圣人无去之心,而心无丑;无取之美,而美不 失。 不知道者,释其所已有,而求其所未得也。 苦心愁虑以行曲,故福至则喜, 祸至则怖,神劳于谋, 智遽于事,祸福萌生,终身不悔,己之所生,乃反愁人。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易故能天,简故 能地。 大乐无怨,大礼不责,四海之内,莫不系统,故能帝也。 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 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也。 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内愁五藏,外劳耳目, 乃始招蛲振缱物之毫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 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 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 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趋行求者也。 圣人有所于达,达则嗜欲之心外矣。 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 又况所教乎?是何则?其道外也。夫以末求返于本,许由不能行也, 又况齐民乎!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 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 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辩者不能说也,声色不能淫也, 美者不能滥也,智者不能动也,勇者不能恐也, 此真人之道也。若然者,陶冶万物,与造化者为人, 天地之间,宇宙之内,莫能夭遏。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