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反心理控制和反摄心术也是有办法的。 一是提高你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因为文化素质越高, 越是能对各种事物持批判态度。例如古代的村落、 部族中巫师的摄心术最能收效,但在现代社会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看来, 就会觉得十分可笑。在国外,例如在日本,我们要提高对异文化 (如日本文化)理解的程度,才不于于在五花八门、 千奇百怪的信息传播社会里迷失方向。 二是提高自信力,增强自我能力。有些人生性软弱, 听命于人已成习惯,久而久之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目标。 摆脱他人的控制,自立自强是生活的第一步,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异国他乡,人与人的竞争有时更为激烈,增强心理抗争能力 是为了勇于重新发展自我,并在新的环境下,找到你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观。 三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努力将自己置身于动态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去了解它、适应它,而不是回避它。“少见多怪,多见不怪“之意就在此。 适应社会变化、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各种突发的事件,要处事不惊, 泰山崩于前而不动色,这些是指心理的应激能力强。 有时要学习一些禅道的修心虚无思想,对任何事都不过分被吸引、被刺激, 或过分好奇,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样一来,被他人利用、 心理控制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当我们无法摆脱某种心理作用或心理控制时, 例如当我们感到“思考障碍“,或某种强迫性的思维念头, 怎么也驱使、摆脱不了,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医生的暗示、催眠、 心理控制去对抗、承受上述的这种心理状态和症状。 例如,前几年中国出现一股“炒股票“的热,心理医生会提出忠告, 那些有心理缺陷的人不适于“炒股“, 如果这时得不到心理医生的及时指点帮助,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近年来,美国临床心理、医学界作过统计, 人类的70%的疾病起因于心理因素、不安或压力,而80%的疾病, 不作任何治疗,仅靠良好的心理状态、 适当的锻炼和改善生活习惯就可以恢复。 我国流行了3000多年历史的气功、佛教中的坐禅、印度的瑜珈修行法、 欧美国家的自我暗示催眠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心理控制, 自己“摄“自己的“心“,使自己处于一种“忘我“、 “无心“的状态,来治疗身心疾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