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网站 > > 山林子会友室 用户名:
【问题】: 百家养心---927:了凡四訓住真心  [作者:60.212.3.*](883) 2006/3/27 11:30:00
【内容】:《了凡四訓》這部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
為教訓他的子女而作,並不準備對外流傳。
近代虛雲老和尚在《參禪法要》裡面,
提到修學佛法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第一、深信因果。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
要深深的相信,不能有絲毫的懷疑。
第二、嚴持戒律。戒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我們初學的人,不必在律學上斤斤計較,
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
“常起覺照”,重要是在“常”字;
偶爾的覺照我們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這個字。
其實覺照的功夫,在我們現在的人來講,
有五分鐘、十分鐘,就很不容易了。
我們自己想想,在一天當中,有沒有五分鐘、十分鐘的覺照?
恐怕從早到晚,一剎那也沒有。
但我們聽經的時候,也許會有一點,
在認真聽講的時候,會有一點覺照的功夫。
但是離開講堂以後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來。
如果不常常聽經、看經的人,單單燒香拜佛,
恐怕一生當中,難得有幾次覺照現前。
這時候就是“識”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識”。
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的深意。
“念”就是違理情想,我們不要怕,怕的是沒有覺照。
只要有覺照,違理情想,立刻就煙消雲散了;
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復光明。
“如此則庶乎。處暗室無虧。履平地若恐。對青天而懼。聞雷霆不驚。”
這是尤註舉幾個例子,說我們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
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雖處暗室不做虧心事;
因為我們的心地永遠是清淨光明的。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臺。隨境映現。但照前境。
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
這幾句話,對我們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們為什麼被境界轉呢?
所謂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是我們不會修。
印光祖師在這裡,才傳授我們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們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心要虛、要明,
“洞徹”兩個字是形容虛明的。心裡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牽掛,
不可以有執著。為什麼不可以有呢?因為真心裡本來沒有。
凡是心裡有牽掛、有分別、有執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
真心裡面沒有這些。我們要覺悟,心裡有牽掛,就要想到這錯了;
妄心在用事,就要認識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鏡當臺”,心好像明鏡一樣。


关闭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