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林子智慧书       昆仑山企业文化智慧学      昆仑山商务智慧学      山林子智慧养生书院

山林子智慧养生书院
招生指南
书院动态
书院交流
书院报刊
智慧书院讲坛
山林子智慧学
山林子智慧养生学
山林子智慧养心学
山林子智慧养身学
书院高级部
书院中级部
书院普级部
下棋与自然智慧养生(广播电台版)




有人说,人生如下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

自然智慧说:棋外下棋,你仿佛在下棋,又仿佛在看棋.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小小的棋子,在棋局里,身不由己!

自然智慧却说:自然宇宙本是一盘自然之棋,该怎样就怎样.

有人说,心中要装有一盘棋。对手的套路怎么变,你也随机应变,最后总能出奇制胜!

自然智慧说:心里无棋才有棋,处处是棋盘,处处是旗子,处处是棋路,处处是自然之棋.

小小的棋盘,装着天地,心有多大,棋盘就有多大,思想就走多远.我国<自然智慧养生学>专家山林子在<自然智慧养生书>"下棋与自然智慧养生"里说:千物万象,变不离道。自然之道,亙古不变。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

棋中有棋,棋里养生,必将胜负抛之心外,无心则胜.无胜则乐,无乐则寿.

下棋自古就有,能下棋,能看棋,能在棋中其乐融融的人,自长寿.如:名扬海内外的中国象棋大师谢侠逊,享年104岁。驰骋棋坛90多年,编著棋书29本,在90多岁还写成30万字的《象棋指要》。在他102岁高龄时,上海市老年医院的专家给他会诊,发现他的心肺功能属于基本正常,左、右手握力都是9公斤,视力甚佳,看书不用戴眼镜,记忆力也很好。他的长寿与棋艺养心有关.

谢侠逊一生与烟无缘。善于利用自然力量,阳光、空气、水来锻炼身体.他重视精神修养,豁达谦和,助人为乐,恪守自订的守则,即:不谋官、不图名、不食利、不好色、不怕死;健饭、健步、健弈、健诗、健笔。除了下棋,谢侠逊还写诗、练书法,以此来加强自己的修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棋盘面前无挚友,都是对手.然而棋坛巨擘利林塔尔却用一生有力地反驳了这一理论。他从来没有过敌人,有的只是朋友。他以友善和宽容打动了与他结交的每个人,包括一开始对他不太友好的棋坛对手。正是由于善良才使他未能登攀上世界棋王的王位。然而他却被喻为当今棋坛的巨擘。

在他年轻的时候,下棋是他惟一生存和改善生活状况的道路。他常在巴黎雷尚斯的咖啡馆、维也纳的中心咖啡馆和布拉格的大陆咖啡馆里等人下棋,希望靠赢棋而挣得吃饭的钱。为了等到有钱的棋迷,他经常和自己的启蒙老师塔尔塔科维尔在咖啡馆里过夜,但并不是每次都能等到棋迷。

有一天,在雷尚斯咖啡馆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有位客人说:“我只赌棋,而且要下快棋。”利林塔尔心想:要想提高棋艺,总要交学费吧。两人便开始下,结果利林塔尔全赢,这是他靠下棋挣的第一份钱。

与世界棋王齐名

利林塔尔在战术方面颇有天赋,因此他很擅长局面战,这使得他这个自学成材的棋手最终能赢得国际棋坛权威人士的认可。他在棋盘前先后与世界棋王和世界一流棋手对弈,这些经历增强了他的信心。他对世界棋王说:我不想再下了,我要把这一结果留在记忆中,兴许我是世界上惟一一位能够与世界棋王战成平手的棋迷。世界棋王阿廖欣是有名的心胸狭窄的人,但这一次他却被利林塔尔的彬彬有礼和幽默风趣逗笑了。两人从此成了至交。年事已高的利林塔尔仍保持着当年的乐观、诚挚、善良和大度。

国际象棋和数学有很多融会贯通之处。卓越的数学家哈尔基在论文《数学家的自白》中写道:“拆解国际象棋的棋题正像是解数学题,而下国际象棋就仿佛是在进行数学运算。”

国际象棋与数学的思维形式十分接近,所有具有数学天赋的人往往也有国际象棋天赋。当然,并非所有数学系的高才生都会去钻研国际象棋,因为同时想精通这两者是十分困难的。

一代棋王卡尔波夫在读大学时就曾说过:“我的思路适应数学,有希望攻克尖端,因此我选择了数学力学专业。我发现国际象棋与数学之间有着共同点,问题是经常参加棋赛,数学练习实在无暇对付。数学理论还能忙里偷闲突击,但不能做练习又有何益呢?还是棋,棋艺事业!”于是卡尔波夫决定改学经济学,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下棋。

在尖端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中,不乏国际象棋好手,如:数学家马尔科夫院士、机械专家伊斯林斯基院士、诺贝尔奖物理学家卡比察院士。

很多国际象棋高手都受过不同程度的数学学科的教育和训练。国际象棋历史上第一位世界棋王斯坦尼茨就对数学很感兴趣。第二位世界棋王拉斯克更是一位数学家。尽管他在数学系只念了4个学期,但在厄兰根大学顺利地通过了数学和哲学博士论文的答辩,获得双博士学位。爱因斯坦对拉斯克的数学和哲学专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喜欢拉斯克的不可摧毁的独立精神,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品质如此少见。”

第五位世界棋王尤伟最初是阿姆斯特丹一所女子中学的数学教师,后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弈棋之余,他仍在数学领域继续深造。二战后,他曾领导一个计算中心并兼任一家大公司的科学顾问。他的棋艺特点是擅长计算,这与他的数学造诣分割不开。

第六位世界棋王博特温尼克是位技术科学博士,也是一位电机工程专家。退出棋坛后,他改行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

第八位世界棋王塔尔在童年时就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惊人才华。一年级时,由于他会计算三位数的乘法,学校于是允许他跳级到三年级。后来由于新的数学老师不相信他小小年纪能够做复杂的数学作业又快又对,无端地怀疑他作弊。这使他很受伤害,于是把精力投入到国际象棋的计算之中。

国际象棋与数学的共同点之一是,二者都有一种通俗的引人入胜的数学形式,棋盘上的数学游戏、解题和智力测验均属这种数学形式。

国际象棋是一项高雅的活动,而腰缠万贯的富人国际象棋高手大有人在。

伊戈纳·科利希是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最佳棋手之一。他坚持不懈地研究国际象棋。1867年,他在巴黎国际象棋大赛中夺魁,拿破仑三世亲手授予他一只萨维尔花瓶,他当即以4000法郎拍卖,并把这笔钱作为经商的本钱。一年后,科利希遇上了阿尔培·罗斯切特男爵,他是国际象棋历史上第一位世界棋王斯坦尼茨的学生,也是一位棋手。罗斯切特男爵对科利希的理财本领颇感兴趣,于是采用了一个好方法资助他。男爵提出和他比赛,赌注1000英镑。当然科利希稳操胜券,从此他的财力蒸蒸日上。由于男爵的资助,科利希得以以银行家的身份出现。1877年,科希利已是百万富翁了。百万富翁和棋手,两者不可兼得,要成为富翁,就得放弃国际象棋,然而科利希却两者兼顾。他多次资助棋赛,对于那些贫穷的老同行,他更是慷慨解囊。

德国国际特级大师路德·斯密特也是一位兼顾国际象棋和理财的成功人士。斯密特是1972年菲舍尔与斯帕斯基以及1986年卡斯帕罗夫与卡尔波夫两次世界棋王争霸战的裁判长。他因从事出版活动而发了财,但又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西欧最佳棋手之一。他用他的财富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国际象棋图书馆。

詹姆·斯拉特是位金融家和儿童读物作家,在学生时代也是一位国际象棋强手。为了金融,他放弃了国际象棋。而这一转折却对全世界的国际象棋事业有利,因为他的赞助,使菲舍尔向斯帕斯基挑战的世界棋王争霸战的奖金提高到5万英镑。

今天,在法国巴黎摄政咖啡馆里,那张铜边的桌子还在,据说,100多年前,波拿巴·拿破仑常在此桌前下棋。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棋艺上并不太高明,国际象棋历史学家乔治·华尔格声称可以让拿破仑一个车。拿破仑同时代的人说他下棋没有耐心,总喜欢草率进攻。但是,他倒是个真正爱棋的人,甚至在他事业上的重要时刻,当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击溃欧洲一些最伟大的将军时,他自己却在棋盘上被他的将军们击溃。由于他喜欢棋又不擅长下棋,故他对国际象棋曾作出这样的评价:“这玩意作为艺术或科学则不够严谨,但说它是游戏,却又太难了。”

拿破仑加冕称帝后,他开始在国际象棋上转败为胜。这倒并不是因为他的棋艺水平提高了,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变得更有策略了。只有外交大臣泰莱仑仍经常击败皇帝,使皇帝恼羞成怒,出言秽污,骂泰莱仑“灌满大粪的丝袜子”。皇帝输棋以后,常发脾气,当一架被称为“梅尔泽尔”的自动弈棋机战胜拿破仑以后,他暴跳如雷,把棋子都扔在地上。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拿破仑常常不愿受国际象棋规则的束缚,而只用棋规来束缚对手。当他落子要悔棋时,真像一个“朕即国家”的皇帝。

1928年,伦敦《晨报》上有篇关于拿破仑遗物展览的文章。文章说,有位军官曾被派往圣赫勒那岛,并携带一副象牙和珍珠镶嵌的国际象棋。他的使命是去通知拿破仑,这副棋子中有一枚的底部是可以脱卸的,为拿破仑潜逃而拟订的详细计划正藏于该棋子中。可是那位肩负使命的军官在途中的船上意外被落下的圆木击毙。拿破仑收到这副棋,虽然每天爱不释手地玩赏它,由它陪伴他度过孤独的流放生活,但是可惜这位不走运的皇帝和他的随从们,却都不知道棋子中竟埋藏着绝对重要的机密,直到拿破仑的末日来临,仍未能识破个中玄机。这副棋子后来数易其主,最后一位新主人发现了暗藏的机关,知其来历后,把他送到拿破仑遗物展览处。

拿破仑对于“但说它是游戏,却又太难了”的国际象棋会终生迷恋。不仅拿破仑,而且不少军事家都与国际象棋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把棋盘上的争斗,看做是一场“袖珍战争”。

法国艺术大师马塞尔·杜相所作的“棋手对阵图”诞生于九十年前。这纯粹是一幅人像画,画上两位棋手正聚精会神,在方不盈尺的棋盘上斗智斗勇。在国际象棋领域同样是著名大师的杜相,对于棋手在比赛中的精神状态要比画坛中任何高手都了解,故能产生如此杰作。

其实,棋盘游戏在城市文化的早期就被列入艺术门类。古埃及人玩希乃棋来消遣岁月,取乐人生。它同时也是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生在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也该唱着凯旋的歌儿。

大约在1050年,源于亚洲兴于欧洲的国际象棋,与骑术、射箭、击剑、作诗等并列为骑士教育的七大艺术。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国际象棋不仅是优秀的智力教育,而且对优秀骑士的文化和道德培养也非常有效。

过去,艺术家们曾用国际象棋来表述和反映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例如,印度纤画家和阿拉伯插画家们就以国际象棋来表示高质量的都市生活。在西方,中世纪时代的手稿中已经述及国际象棋来说明武士的高贵品质或者以棋来表示对敌方的友爱和和好。

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们用国际象棋来表达一定人物的情绪,如平静、沉思或激动。进入20世纪以后,64个方格的精密形式引起了数学抽象性的新的意味,一些艺术家在他们的工作中把国际象棋作为一种动力。

然而,以国际象棋为题材的最著名、最出色的现代艺术家当推马塞尔·杜相。这位20世纪极有影响的艺术家是达达主义、超写实主义和立体派的创始人之一。杜相对国际象棋的处理实际上是20世纪艺术的一种微观宇宙观。他以“棋手对阵图”开始,在20年代中,以立体派艺术设计在“大玻璃”中描 绘了棋盘双方棋手的矛盾冲突,这或许是20世纪最富有意味和神秘感的作品。之后,杜相也转了方向,采用了现实的国际象棋题材,如“1928年的对局”等等。

杜相棋艺高明,在法国国家队中的地位仅次于第四位世界棋王阿廖欣。由于迷恋弈战,他曾经一度放弃艺术创作。他曾在巴黎和纽约的国际象棋大赛中获胜,并4次代表法国参加世界团体赛。在他与人合著的一本重要残局专作中,他骄傲地声称:“书中涉及的局面,人生中往往也出现过。”

杜相棋艺生涯的顶峰可能是1930年汉堡举办的世界团体赛中,当时法国队头号选手阿廖欣因病缺席,杜相必须在法国和美国的对抗赛中,迎战世界名手法兰克·马歇尔。使法国人惊喜的是,杜相和美国冠军打成了平手。

“对弈就像设计和制造机械一样地投入。胜负并不重要,而它的变幻无穷正是吸引我的真正原因。”杜相对棋热情,1927年他在度蜜月期间,仍日夜痴迷于研究棋弈战术,从而激怒了新娘莉迪姬,她在夜间偷偷下楼把棋子弄得乱七八糟。这一婚姻仅维持了三个月便不得不结束。

500多年前,即1492年8月3日,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启航,经过两个多月在茫茫大西洋上的航行,终于在10月12日凌晨发现了陆地。

这是众所共知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故事。然而,这一故事与国际象棋有关就鲜为人知了。哥伦布本意是寻找去印度的新航线,结果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这一伟业的成功离不开当时西班牙国王的支持。据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国际象棋杂志记载,哥伦布去皇宫恳请资助时,当时的费迪南国王正赢了一盘国际象棋,心情愉悦。于是,“龙颜”一展,欣然恩准哥伦布的请求。如果这次“赞助”未能拉成,新大陆何时能发现就不得而知了。值得指出的是,西班牙在当时的15、16世纪已经成为世界交通中心,国际象棋的一股新动力也就此来自西班牙,使国际象棋从阿拉伯和中世纪的雏形中改革发展,并定型为现制。

当哥伦布为西班牙发现了新大陆后,归来时在诺贝尔·铁尼尔大厅向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和皇后———费迪南和伊莎贝拉献上了这份厚礼。也正是同一大厅,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在1989年赢得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巴塞罗那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杯国际象棋冠军赛。

相映成辉的是公元1519年,麦哲伦从意大利塞维里亚的奎德吉维尔开始他的环球航行;1987年卡斯帕罗夫和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2位世界棋王卡尔波夫,两位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棋手在同一城市进行争霸战,这也是自50年代起世界棋王争霸战首次不在苏联本土举行。

在哥伦布离开西班牙扬帆启航83年后,也就是1575年,西班牙另一位国王菲利普二世在他的马德里的宫廷里,组织了当时世界上国际象棋水平最高的两个佛家西班牙和意大利各两名棋手之间的比赛,这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象棋团体对抗赛。西班牙队长是路易·洛佩兹神父。他是16世纪世界棋坛的理论先驱,以他名字命名、后来被称为西班牙开局的布局法至今仍非常流行。

其实西班牙君主费迪南喜好和青睐国际象棋,并不足为奇,国际象棋原是供皇家消遣的宫廷游戏,传说是专为皇帝取乐用的。事实上,几乎每位皇帝、皇后、王、土邦主和沙皇都能走几下,而且他们中间还真不乏高手呢!

裘教授是中医界泰斗级人物,已年逾九旬但身体康健,耳聪目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酷爱下象棋,提出“下棋长寿”的观点。长寿不光是岁数,不能病病歪歪。而他提出的“1+4”理论,强调做人“厚道、宽容、豁达、潇洒”.

孩子下棋益智,老人下棋增寿,棋中有天地,养心又养身,以棋会朋友,旗里悟人生.

梁实秋在散文把奕旗百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他说,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象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或红头涨脸如关公,因此,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因为既然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下棋如赛跑,劈劈拍拍,草草了事,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

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喉间硬是痒得出奇,思一吐为快.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你一声"多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

下棋只是为了消遣,其所以能使这样多人嗜此不疲者,是因为它颇合人类好斗的本能,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

《下棋》是梁实秋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下棋的最大乐趣在于自己局势有利时,静静地欣赏对方痛苦不堪的种种窘态.梁实秋先生一口气用了七个"或"字,把对方的窘态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列举出来,使人如临其景,如闻其声.而"太有涵养的人"偏偏在重创面前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使人不禁"索然寡味".无奈之中,只得在被对方所窘时以牙还牙,"努力做出不介意状","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人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难于做到,梁实秋先生也不能免俗.然而脱俗的是,他居然用一句近似格言的警句写出这种感受:"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为什么 两难呀!不出声是万万做不到的——"喉间硬是痒的出奇,思一吐为快";出声也难——说得中肯,一个人骂你"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 "说得不中肯,下棋的两个人会一起嗤之以鼻,同样挨骂.梁实秋先生能写出这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极为深刻细腻的感受,启示我们要写出好的散文,就必须从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入手.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