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汗带来的舒适与不适 |
|
人体每天排出的水分中,最多的是尿液,大约有1~2升。另外,即使不活动,人体每天也要出汗0.5升,这叫做汗液的"无感觉蒸发"。
出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感觉热时的温热性发汗,另一种是感到兴奋或恐惧时的神经性发汗。温热性发汗和在庭院中洒水原理相同,是一种随着汗液蒸发,身体表面散热的体温调节功能。存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出汗"指令,从脊髓通过交感神经传达给全身的汗腺。出汗是全身反应,但更多发生在发际、面部和颈部,因为这些部位有外泌汗腺。
全身的体温有时会上升到41℃,但大脑的温度如果达到40℃以上就会引起热性痉挛。面部之所以汗腺多,是为了降低血液温度,不使脑部温度上升。
日本人的汗腺数平均约为350万个,其中有220万个真正出汗,称为"能动汗腺"。人的能动汗腺数到两周岁时基本确定。同样是日本人,生长在印尼等炎热地区的孩子汗腺多,容易出汗;而在经常使用空调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汗腺少,不易出汗。
我们有时感觉"汗出得舒服",什么样的汗才令人舒服呢?
通过适度的运动启动交感神经出汗,人会感觉舒畅。交感神经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这时,就会有心情舒畅的感觉。这是因为汗液被从外泌汗腺附近排出,同时细胞周围的污物也一起被排出体外。如果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血液中水分增加,细胞和毛细血管之间得以反复清洗,新陈代谢加快,人就会产生舒适的感觉。相反的,有时出汗也令人不快。比如在拥挤的电车中或梅雨季节时的出汗。人会感觉浑身湿黏,很不舒服。因为汗液无法蒸发,人体感觉不到凉爽。
神经性发汗是局部性的,一般发生在手掌、脚心、腋下、额头和鼻尖等部位。这些部位有一种名为顶浆分泌腺的汗腺,这种汗腺接到被称作大脑司令部的额叶前部皮层的指令后,排出汗液。额叶前部皮层不发达的低级动物没有神经性发汗,只有人和猴子有这种发汗。神经性发汗使身体局部变得湿润,有利于攀爬,是猴子为逃避天敌进行的一种自我防御性发汗。
汗液中99%是水,另外含有盐、尿素、乳酸等成分。但除盐外的其他成分都是极微量的,可以认为汗水就是淡盐水。如果按盐含量为1%计算,1升汗水中的盐量则为10克。人食用盐的必需量为每天10克,如果出汗多,就必须补充盐分。高尔夫球场经常有人腿部抽筋,这是由于盐分不足导致的肌肉僵硬。
引起中暑的机理和脑梗塞或心肌梗死有些相似。这是血液浓度高时,引起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功能的障碍,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当进入气温达到30℃以上的盛夏,中暑患者开始增多,气温35℃时患者数量达到高峰。根据我的记忆,日本很多县出现过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例。例如:熊本县曾经有中学生在室外活动时死亡;埼玉县林间小学有一位带队老师死亡;京都高中参加训练的10名棒球队员因中暑住院。据东京消防厅统计,2001年7月1~15日的半个月内,救护车运送的东京市内中暑患者为238人,比200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人。
据京都女子大学中井诚一教授的调查发现,如果将老年人入浴时死亡、气候炎热时被单独留在车内的幼儿死亡等事故计算在内,东京每年死于中暑的人数高达200人左右。另外,据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三上岳彦的研究表明,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近20年来,夏季超过30℃的时长增加了约两倍,早晚气温没有回落,这是引起中暑患者增多的一大原因。
查阅东京消防厅总结的中暑病例,老年人在室内死去的情况很多。这是因为老年人发汗等的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因此对热感觉迟钝,有时会因待在温度过高的房间里而引起中暑。
研究还证实,即使中暑痊愈了,一段时间内也会造成人体对感冒等传染病的抵抗力低下的情况。所以在酷夏,应注意多补充水分,以免引起脱水。
身体里的水分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将废物排出体外,对于保持身体内环境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果体内的水量减少,就会对身体造成各种危害。
中暑是因体内水分流失,体温调节器官不能正常工作引起的。老年人由于大脑下丘脑部的口渴中枢感受性减弱,所以会在不知不觉间引起脱水。
为避免中暑,首先不要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下做剧烈运动。另外应穿着吸湿性、透气性好的轻装。外出时戴遮阳帽也很有效。待在家里的老年人应适度使用冷气,注意避免室温过高。
户外活动前和间歇时,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在前文提到过,普通的水会稀释体内的盐分浓度,加快细胞内液脱水。因此应饮用盐度为0.2%的运动饮料。活动前补充250~500毫升,活动中每小时应补充500~1000毫升。
中暑时的措施介绍如下: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应马上到荫凉处休息。如果感到恶心并出现神志模糊,不能补充水分时,首要的仍然是降低体温。把患者移到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脱掉衣服,用喷雾器向身体上喷水。如果有电风扇也建议使用。同时,如果用冰袋冷敷腹股沟、颈部和腋下也十分有效。
中暑是任何人都可能患的病,因此我们有必要牢记在运动中适时休息、补充水分、降低体温、应对紧急事态等应急措施的重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