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没有比水更不可思议的物质了 |
|
现在先让我们暂时把书放下,倒杯水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一下。
或者无须亲自动手去倒水,只需靠想像就可以。那么在你的杯中,或你想像的杯中,映照出了什么?
杯中映照出的可能有房间的布置、窗外的景色,还有你凑近的脸庞。水能映照出各种颜 色、光线、形状和风景。
此刻,你已经知道水的秘密了。而当你凝视水的时候,其实水也在凝视你。不仅如此,你心中所想的,包括你心中的"风景"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一切的一切,水都留存在了自己的记忆里。
那么就让我们多想一想水的事情吧。
各位是不是因为水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而很少会想到它呢?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喝水、洗脸,洗澡要用水,做饭也要用水,水在方方面面关心、照顾着我们,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水到底为何物。
其实,没有比水更不可思议的物质了。而对水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冰浮于水这种现象。一般物质,只要从液体变成固体,构成它的分子以及原子的密度通常就会增加,重量也随之增加。但水结成冰的时候,其分子结构虽然排列规则而整齐,但其中还是留有很多空隙。而一旦变成液体时,水分子就会以10万倍的速度剧烈运动起来。由于运动剧烈,分子之间的空隙越变越小,密度则相对增加,因此与冰相比,液体的水要重得多。
当温度为4℃时水的比重最大。如果在充满空隙的水分子结构中加入活泼的水分子,这时温度又恰好是4℃的话,其重量就会增加。若再将其温度提高,水分子就会因为更加活泼而使密度再度变小。
因此,即使外面天寒地冻,湖底的水温也肯定保持在4℃,这对生活在水底的生物而言,确是一个非常容易生存的环境。
如果水不具备这种特性而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就是说固体的冰沉没于液体的水之中,真不知道这个世界将又是什么样子。也许因此人类就无法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如果气温下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海底或者湖底的水完全结冻,就会将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命逼上死亡之路。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有冰浮于水的特质,海面及湖面上虽然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冰面之下的生物却仍能得以延续生命。
另外,水还有易溶于其他物质或者令其他物质悬浮在其表面以便搬运的特点,这也独具特色。
我们从自海水中提取纯净水之难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水是多么易溶于其他物质。半导体工厂或制药厂使用的基本上是纯度非常高的"超纯净水",但只要我们将这种水放进塑料等容器中,马上就会溶入不纯净的物质,所以说要保持水的绝对纯净状态相当困难。大家也都知道,即便看似很清澈的地下水或者山间的小溪水,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以及其他不纯净物质。
由于水的这种特性,令大海中不断溶进生命所需的种种元素,从而形成了"生命之源"。现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几乎全都诞生于大海之中。
所以说,水是创造生命之源,没有水,物质与物质之间便无法相互融合,也无法循环再生。水还创造了空气,创造了一种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创造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的地球。
人类自古以来便认为水是有生命的。在世界上,通常都认可泉涌之地就是生命力旺盛之地的说法,还会在这样的地方修建神社,更有很多人前来参拜。而在古代,会有某些土地非常肥沃,被称为所谓"肥沃之土",其实这种土地肥沃的地域,地下大都有很干净的水源流过。
水是孕育生命之母,也是生命的原动力。这一切全都有赖于水异于其他物质的特性。
当我这样思考着不可思议的水的时候,在心里却总是无法让自己相信,水也是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种物质。
至于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如此多的水,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所喷出的水蒸气变成了雨,落到地面上,积聚成了海洋。
那么地球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在太阳系诞生之时,气焰似的火球飞速旋转,在其中心部位诞生了红色的太阳,而剩余的尘埃和大气则汇集成地球以及其他星球。这时的地球,还只是一块燃烧着的熔岩,然而其中已经包含着最原始状态的水,也就是氢。在熔岩冷却形成岩块的过程中,这些氢便转变为水蒸气喷发了出来。
当然也有大胆的学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俄亥俄大学教授路易斯·法兰克博士认为,水原本并不存在于地球上,地球上之所以有水,是自宇宙飞来的冰块形成的。
也就是说,水来自宇宙。
这一说法源自于,法兰克博士在人造卫星摄影仪所拍摄的图片中发现有几个非常可疑的黑点儿,他在调查后认为,这些黑点儿是落到地球上的小彗星。
而这些小彗星原本是一个个由水和冰组成的重约100吨的球状物。它们以大约每分钟20个,一年大概有1000万个的数量飞临地球。以此推测的话,这些冰块早在40亿年前就已经开始"光临"地球,是它们形成了海洋,直到如今,仍然持续地向地球搬运着水和冰。
冰块一样的彗星是因为地心引力才落到地球上来的,但太阳的能量使之蒸发成了气团。它们在降落到地球的过程中,到达距地球约55公里处时,便与大气层的空气混为一体,随着风变成冰状的颗粒继续下落,再进一步转化成雨水,落到地面。
数年前,美国太空总署与夏威夷大学承认法兰克博士的说法可信度很高,并通过媒体予以了大篇幅的报道。但世界上大部分学者仍然非常顽固地否认这种说法。
而如果公开承认这种说法,恐怕世界上所有图书馆的藏书都必须要改写,人类起源的进化论以及其他与地球生命、历史相关的学说都要重新解释了。
众所周知,假如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诞生。如果说作为生命之源的水的确来自宇宙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承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外太空的产物了。
不过,水来自地球之外的说法,倒比较容易解释水所具有的几个不可思议的特性。
为什么冰能浮于水?水为什么具有如此易溶于其他物质的特性?拿一条毛巾,把一角放入水中,又为什么能反地心引力而将水吸上来呢?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从水原本就不属于地球的观点来解释的话,便好理解得多。
现在先让我们暂时把书放下,倒杯水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一下。
或者无须亲自动手去倒水,只需靠想像就可以。那么在你的杯中,或你想像的杯中,映照出了什么?
杯中映照出的可能有房间的布置、窗外的景色,还有你凑近的脸庞。水能映照出各种颜 色、光线、形状和风景。
此刻,你已经知道水的秘密了。而当你凝视水的时候,其实水也在凝视你。不仅如此,你心中所想的,包括你心中的"风景"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一切的一切,水都留存在了自己的记忆里。
那么就让我们多想一想水的事情吧。
各位是不是因为水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而很少会想到它呢?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喝水、洗脸,洗澡要用水,做饭也要用水,水在方方面面关心、照顾着我们,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水到底为何物。
其实,没有比水更不可思议的物质了。而对水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冰浮于水这种现象。一般物质,只要从液体变成固体,构成它的分子以及原子的密度通常就会增加,重量也随之增加。但水结成冰的时候,其分子结构虽然排列规则而整齐,但其中还是留有很多空隙。而一旦变成液体时,水分子就会以10万倍的速度剧烈运动起来。由于运动剧烈,分子之间的空隙越变越小,密度则相对增加,因此与冰相比,液体的水要重得多。
当温度为4℃时水的比重最大。如果在充满空隙的水分子结构中加入活泼的水分子,这时温度又恰好是4℃的话,其重量就会增加。若再将其温度提高,水分子就会因为更加活泼而使密度再度变小。
因此,即使外面天寒地冻,湖底的水温也肯定保持在4℃,这对生活在水底的生物而言,确是一个非常容易生存的环境。
如果水不具备这种特性而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就是说固体的冰沉没于液体的水之中,真不知道这个世界将又是什么样子。也许因此人类就无法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如果气温下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海底或者湖底的水完全结冻,就会将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命逼上死亡之路。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有冰浮于水的特质,海面及湖面上虽然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冰面之下的生物却仍能得以延续生命。
另外,水还有易溶于其他物质或者令其他物质悬浮在其表面以便搬运的特点,这也独具特色。
我们从自海水中提取纯净水之难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水是多么易溶于其他物质。半导体工厂或制药厂使用的基本上是纯度非常高的"超纯净水",但只要我们将这种水放进塑料等容器中,马上就会溶入不纯净的物质,所以说要保持水的绝对纯净状态相当困难。大家也都知道,即便看似很清澈的地下水或者山间的小溪水,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以及其他不纯净物质。
由于水的这种特性,令大海中不断溶进生命所需的种种元素,从而形成了"生命之源"。现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几乎全都诞生于大海之中。
所以说,水是创造生命之源,没有水,物质与物质之间便无法相互融合,也无法循环再生。水还创造了空气,创造了一种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创造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的地球。
人类自古以来便认为水是有生命的。在世界上,通常都认可泉涌之地就是生命力旺盛之地的说法,还会在这样的地方修建神社,更有很多人前来参拜。而在古代,会有某些土地非常肥沃,被称为所谓"肥沃之土",其实这种土地肥沃的地域,地下大都有很干净的水源流过。
水是孕育生命之母,也是生命的原动力。这一切全都有赖于水异于其他物质的特性。
现在先让我们暂时把书放下,倒杯水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一下。
或者无须亲自动手去倒水,只需靠想像就可以。那么在你的杯中,或你想像的杯中,映照出了什么?
杯中映照出的可能有房间的布置、窗外的景色,还有你凑近的脸庞。水能映照出各种颜 色、光线、形状和风景。
此刻,你已经知道水的秘密了。而当你凝视水的时候,其实水也在凝视你。不仅如此,你心中所想的,包括你心中的"风景"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一切的一切,水都留存在了自己的记忆里。
那么就让我们多想一想水的事情吧。
各位是不是因为水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而很少会想到它呢?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喝水、洗脸,洗澡要用水,做饭也要用水,水在方方面面关心、照顾着我们,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水到底为何物。
其实,没有比水更不可思议的物质了。而对水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冰浮于水这种现象。一般物质,只要从液体变成固体,构成它的分子以及原子的密度通常就会增加,重量也随之增加。但水结成冰的时候,其分子结构虽然排列规则而整齐,但其中还是留有很多空隙。而一旦变成液体时,水分子就会以10万倍的速度剧烈运动起来。由于运动剧烈,分子之间的空隙越变越小,密度则相对增加,因此与冰相比,液体的水要重得多。
当温度为4℃时水的比重最大。如果在充满空隙的水分子结构中加入活泼的水分子,这时温度又恰好是4℃的话,其重量就会增加。若再将其温度提高,水分子就会因为更加活泼而使密度再度变小。
因此,即使外面天寒地冻,湖底的水温也肯定保持在4℃,这对生活在水底的生物而言,确是一个非常容易生存的环境。
如果水不具备这种特性而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就是说固体的冰沉没于液体的水之中,真不知道这个世界将又是什么样子。也许因此人类就无法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如果气温下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海底或者湖底的水完全结冻,就会将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命逼上死亡之路。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有冰浮于水的特质,海面及湖面上虽然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冰面之下的生物却仍能得以延续生命。
另外,水还有易溶于其他物质或者令其他物质悬浮在其表面以便搬运的特点,这也独具特色。
我们从自海水中提取纯净水之难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水是多么易溶于其他物质。半导体工厂或制药厂使用的基本上是纯度非常高的"超纯净水",但只要我们将这种水放进塑料等容器中,马上就会溶入不纯净的物质,所以说要保持水的绝对纯净状态相当困难。大家也都知道,即便看似很清澈的地下水或者山间的小溪水,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以及其他不纯净物质。
由于水的这种特性,令大海中不断溶进生命所需的种种元素,从而形成了"生命之源"。现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几乎全都诞生于大海之中。
所以说,水是创造生命之源,没有水,物质与物质之间便无法相互融合,也无法循环再生。水还创造了空气,创造了一种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创造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的地球。
人类自古以来便认为水是有生命的。在世界上,通常都认可泉涌之地就是生命力旺盛之地的说法,还会在这样的地方修建神社,更有很多人前来参拜。而在古代,会有某些土地非常肥沃,被称为所谓"肥沃之土",其实这种土地肥沃的地域,地下大都有很干净的水源流过。
水是孕育生命之母,也是生命的原动力。这一切全都有赖于水异于其他物质的特性。
第二章(2) (日)江本胜
当我这样思考着不可思议的水的时候,在心里却总是无法让自己相信,水也是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种物质。
至于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如此多的水,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所喷出的水蒸气变成了雨,落到地面上,积聚成了海洋。
那么地球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在太阳系诞生之时,气焰似的火球飞速旋转,在其中心部位诞生了红色的太阳,而剩余的尘埃和大气则汇集成地球以及其他星球。这时的地球,还只是一块燃烧着的熔岩,然而其中已经包含着最原始状态的水,也就是氢。在熔岩冷却形成岩块的过程中,这些氢便转变为水蒸气喷发了出来。
当然也有大胆的学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俄亥俄大学教授路易斯·法兰克博士认为,水原本并不存在于地球上,地球上之所以有水,是自宇宙飞来的冰块形成的。
也就是说,水来自宇宙。
这一说法源自于,法兰克博士在人造卫星摄影仪所拍摄的图片中发现有几个非常可疑的黑点儿,他在调查后认为,这些黑点儿是落到地球上的小彗星。
而这些小彗星原本是一个个由水和冰组成的重约100吨的球状物。它们以大约每分钟20个,一年大概有1000万个的数量飞临地球。以此推测的话,这些冰块早在40亿年前就已经开始"光临"地球,是它们形成了海洋,直到如今,仍然持续地向地球搬运着水和冰。
冰块一样的彗星是因为地心引力才落到地球上来的,但太阳的能量使之蒸发成了气团。它们在降落到地球的过程中,到达距地球约55公里处时,便与大气层的空气混为一体,随着风变成冰状的颗粒继续下落,再进一步转化成雨水,落到地面。
数年前,美国太空总署与夏威夷大学承认法兰克博士的说法可信度很高,并通过媒体予以了大篇幅的报道。但世界上大部分学者仍然非常顽固地否认这种说法。
而如果公开承认这种说法,恐怕世界上所有图书馆的藏书都必须要改写,人类起源的进化论以及其他与地球生命、历史相关的学说都要重新解释了。
众所周知,假如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诞生。如果说作为生命之源的水的确来自宇宙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承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外太空的产物了。
不过,水来自地球之外的说法,倒比较容易解释水所具有的几个不可思议的特性。
为什么冰能浮于水?水为什么具有如此易溶于其他物质的特性?拿一条毛巾,把一角放入水中,又为什么能反地心引力而将水吸上来呢?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从水原本就不属于地球的观点来解释的话,便好理解得多。
水来自宇宙--这一似乎有违常规的理论,或许很难令人信服,但确实是一种充满魅力和让人兴奋的说法。水在结束了它在宇宙的漫长旅行后,接着又开始了它在地球上的小小旅行。
自宇宙飞临地球的大冰块,先是化为了云,尔后变成了雨。雨在洗净山峦后,沁入泥土,摄入丰富的矿物质后,成为了地下水,然后变成涌泉,重新回到地表,汇流成河川。从河 川流入大海的水,再经过太阳的蒸发,又回到大气中变成云,并形成云层后,重又以雨的形式回归地表。
在这个"旅行"期间,水带着地球上的种种矿物质,通过循环而孕育了生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很神奇地溶入海水中,促进了光合作用,并维持了大海中生物链的非常微妙的平衡。
生命是在海中诞生的。诞生的过程据说是在距今38亿年以前,生物开始进化,经光合作用后形成了藻类,并释放出地球上最初的氧气。氧气通过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创造出了环绕地球的生命面纱,那就是臭氧层。
据称,生命在4亿2000万年前开始在陆地上出现。这些生命全都依赖氧气及臭氧层,才能从幽暗的海底世界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始祖,也就是原始人则在约200万年前诞生于非洲。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换算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基本上是在一年即将过去的除夕晚上8点才终于呱呱落地的。而臭氧层及氧气的形成,才最终造就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由此可知,孕育地球生命的是水,水通过溶解各种物质,扮演了从山川到海洋源源不断输送生命能量的角色。而水能扮演这种角色,全都依仗于它具有其他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
然而这一雄壮的生命诞生之旅的展开,难道真的是一种偶然吗?每每想到这段始于远古时代的生命诞生史,我便总是觉得水飞临地球,引导进化,并造就完整的生态体系,一定有其伟大而神秘的意义。
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村上和雄,因为解读了人体内被称之为"瑞宁(renin)"的氧气遗传基因密码而闻名于世。他曾说,越是进一步地了解这一遗传基因的信息,越是不能不承认,其实是某种特定的存在,在如此细微的空间里,竟然蕴涵了如此丰富、缜密的信息。村上教授说,这让他对此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于是他将这一伟大存在称之为"something great"。
围绕着水所写就的壮丽诗篇,让人感觉如果不提到"something great",似乎就无法详尽其丰富的内涵。于是生命就这样沿着大宇宙的意志不断地拓展着它的宏伟蓝图。
那么,来自宇宙的水又是带着一些什么样的信息降临地球的呢?也许它的目的就是想在地球上展开其所蕴涵的生命模式,而那恰恰也是生命的一种实态。
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岁月渗入泥土而成为地下水。瑞士研究河水长达30年的原苏黎士工业大学教授琼安·戴维斯将这样的水称之为"wise water",也就是"智慧之水",而刚刚落下的雨水则被称为"幼稚之水"。
自天而降的雨水在经过泥土向下渗透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来自矿物质的信息,从而成为"智慧"之水。
琼安·戴维斯女士曾经担任大学教授长达30年,退休之后仍在从事着对河水的研究,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我曾在瑞士的研讨会上做过以"水"为题的演讲,就在那次会上,琼安教授也发表了自己卓越的研究成果。
琼安教授正在研究关于水资源处理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采用管道供水的方法,这种供水系统其实对人体并无益处。水经过高压处理后再由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其分子结构就会受到破坏,让水损失很多矿物质。
如何把结构没被破坏的水提供给更多人,如何才能建立穷人也能用得起的简易的供水系统,都是琼安教授正在不断研究的课题。例如,琼安教授曾经提出一种使用水晶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在水中放入小水晶,这样便能长久地保持水中的矿物质不至于流失,而且如果用这种水灌溉植物,植物也会生长得非常好。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磁铁,或者在水龙头的出口处加装可以使水呈涡状旋转的装置,这些都是琼安教授长年研究的成果。也就是说,琼安教授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让饮用水更加接近天然水,从而让人获得更多对身体有益的东西。
对于水结晶的研究,琼安教授说:
"我听说很多人都在从事水的研究工作,相信这样的研究能给人带来一些启发。其启发之一就是我们要对水心怀更多的敬意;其二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才知道,水其实对许多非常纤细而敏感的物质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因此我们通过更进一步的对水结晶的研究,可以告知科学家或有关单位,我们现有的水资源并未得到相应的保护。
"另外,在保健或者医疗领域,这项技术也应该得到应用。过去我们不太重视水的物理性质。例如,大家都普遍认为富含矿物质的水就是好水,却不知矿泉水中的矿物质也会造成动脉硬化,关于这一点,很少有人向人们做过相关的说明;另外,在矿泉水中加入碳酸,因为碳酸的酸性较强,其实对人体并无益处。不管怎样,人要小心的不应该是天然流动的水,而应是装在瓶子里的水,因为一切水都有流动的欲望。"
琼安教授还说: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回对水的崇敬之心。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对水的敬意已经微乎其微了。而在古希腊的时候,人们对水的尊敬程度则要深得多。为了守护水神,甚至还产生了很多神话故事。但是曾几何时,以非科学的名义,神话被拒绝在神圣的殿堂之外,人们只是将它视为一种单纯的物质,认为只要以科技手段净化它就可以了。可是被净化过的水绝不同于清澈的水,通过科技手段净化过的水,根本无法形成美丽的结晶。其实水需要的不是净化,而是彻底的被尊敬。"
如果不是与水长年打交道,恐怕是说不出这么一席话的。像琼安教授这样具有非凡的研究成果的学者,能对水满怀敬意,并对我的水结晶研究充满兴趣,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琼安教授后来又给了我这样一些鼓励:
"假如能够确立水结晶研究的物理性,肯定将成为具有相当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到那时就完全可以大声地告知全世界了,就像瑞士在水的相关研究上受到世界的重视一样。"
我刚好也正想以瑞士为据点,架构一个以对水结晶的研究为主题,并进一步把文化性研究作为重点的中心,得到琼安教授这样一番鼓励,我顿时对此充满了信心。
在目睹了很多很多水的美丽结晶后,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生命的真谛。看到"谢谢"二字的水结晶整齐而美丽,看到写着"爱与感谢"字样的水结晶庄严而素美。这都是水所呈现出来的 生命的光辉,也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生命的真实形态。
更进一步说,我们所见到的水的结晶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过程。水会因为我们的注视而随时变化它的表情。我们的视线就是它变化的动力。当我们对它投以善意的注视,也就等于我们给了它某种勇气。而当我们的目光充满敌意或恶意时,它顿时会失去动力。
以前,我曾经在我负责的杂志上,让读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两个瓶子里装上米饭,每天对其中的一个瓶子不断说"谢谢",对另一个瓶子则每天不断地说"浑蛋",一个月后,看看它们都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于是,不少小学生们每天放学后便开始和两个瓶子里的米饭说话。
过了一个月后,"谢谢"瓶子里的米饭呈现出一种发酵似的样子;而"浑蛋"瓶子里的米饭,则腐臭变黑了。
我在数年前出版的水结晶摄影集里介绍了这个实验,结果全国几百个家庭也做了同样的实验。每个家庭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但是其中有一个家庭尝试着做了与别人不尽相同的实验。
这个家庭除了分别对两个瓶中的米饭说"谢谢"与"浑蛋"外,还另外准备了一个放进了米饭的瓶子,但是既不贴标签,也不和它说一句话。总之就是对它置之不理。
结果如何呢?对它置之不理的那个瓶子里的米饭,甚至比骂它"浑蛋"的米饭还更快地腐烂了。这个实验被很多人重复了很多次,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它置之不理比鄙视它伤害更大。
这个实验也会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要多关爱孩子,多和他们说说话。所以,现在正处于孕期的妇女,请多关心你们腹中的胎儿,要经常用温柔的声音和他聊聊天。
对放在自己房间里的绿色植物也一样,如果能多注意到它的美丽,同时多赞赏它几句,相信它会更加茂盛、更加迷人。对自己养的宠物或昆虫之类的,也要记得和它们多说说话才好。
我真心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人关注水,对水充满敬意,那样的话,水一定会在我们眼前呈现出它更美丽的结晶。那时,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结晶体,都让你拥有了一个异常美丽的世界。
相信我们都期待着那样一个结果。大自然赋予人们和自己一样的创造力,让人们拥有并自由地使用它。此刻,我们每个人肯定被那温柔的眼神默默守护着。
而生命的记忆随着它的载体--冰块自宇宙而来,然后诞生出生命,再诞生了人类,创造了我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面对水,为它注入生命的力量吧。你的意识、你的视线、你的爱心、你的微笑……这一切都能为水注入新的生命的活力,从而不断地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