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林子智慧养生讲坛(一)智慧养身学 |
|
——(佛家智慧养生学、道家智慧养生学、儒家智慧养生学、 中医智慧养生学、现代智慧养生学、山林子智慧养生学)
佛家智慧养生学:
《论静坐》: 在佛学中,把人的日常生活,统归为四种不同姿态,就是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在“四威仪”中,“坐”不过是其中一个姿势而已。要修禅定,不但坐时要定,在行、住,卧时也要能够定才行。不过,在修定的开始阶段,以坐的姿势入门,属最容易的方法了。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身养心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的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够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心虑气弱;而它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扰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病患,胆惊肝心旺,六脉震动,五腑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也都乘虎而外,各种药石,只能救治身边病干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么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事业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除却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如此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叹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很好的状态。相反,若终日郁闷忧伤,贪瞠痴疑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特别容易诱发心脏病。所以我们要求身体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去除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就无从发生了。
《 禅 修 》 人身的血液,正如铁路的运输,宜于流通;运输停滞,物质必然积压;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养生家只能用清洁、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办法来辅助血液的运动。静坐一法,能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机构的工作更为顺利协调,同时呼吸因练习而得到调和,借呼吸的功用,使横膈膜上下动作,腹力也得紧凑,可以逐出腹部的郁血,返归心脏,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到全身。。 人身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两方面都不可偏废,但心理方面其实更重要,心理对人的健康所具有的影响力简直大得令人不可思议。而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人大有裨益,就是有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向健康更进一步发展。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祛病延年。 坐禅具有“纾解神经紧张”的功效,坐禅中人脑波缓慢、呼吸减少,状况如同睡眠,禅坐虽是完全放松,却随时可以醒来。用禅来治疗失眠、癫痫、十二指肠溃疡、感冒、肺病等效力奇佳,培养“心理安静力”,能在任何环境集中心力,安定下来。静坐可以使人处于“宁静的松弛状态”,减少紧张、焦虑,提供舒适感。禅坐,除了感冒、胃疼小病不见了,体力、精力、休息效果、松弛状态,居然是以往的四倍多。禅坐的平静,使人明白自己的生命需要什麽?睡觉比以前少,但脑筋很清爽.目前大力提倡东方禅坐、冥想、静坐治疗的当属美国,法国、英国。 坐的姿势有很多种,只谈在修定的方法中就有七十二种之多,在所有打坐姿势中以跏跌坐为最好的修定坐姿。用跏趺坐的姿势修得定力以后,应该注意在另外行、住卧三威仪中,继续锻炼保持已得的定境,进一步更要达到在处理一切事务及言谈时,都不失掉定的境界,才真正算是定力坚固。
—————————————————— 道家智慧养生学:
《天地宇宙是生命的根源》 天地宇宙是万物大生命的根源,日月与地球,便是这个大生命中分化的小生命,他的根源是同体生命活动的法则,也是同一规律的,所以大小生命的原动力,都是气机变化的作用。但是这个无形无状的气,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它却在天地日月运行的法则上和自身生命的延续上可得而知,而且还可以求出它的规则。它们以地理物理的气象一年分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天的规律,配合太阳运行的一年365又1/4天做准则,中间取月亮的盈亏做标准,认为天地日月和运行,与地理,物理、人生生命的活动都是受到一个共同原力而有法则的支配。这个原力,便叫它为气。于是便创立了一种学说,认为月亮自身本来没有光明,是因为受到太阳的气机所感而发光,所以就发生一月当中,阴阳气机的交感,而在时间和空间的方位坐标上,月出现了阴晴圆缺等盈亏消息。 另外又在天文法则以外,创立计算阴阳二气的交感,而形成地球气象与物理人事变化的作用之规律化,构成天干、地支配合成甲子的学说。五天为一候,王候为一气,二气为一节,故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再用归纳的方法,把这种气机节候的作用,统摄在十二个月当中,便构成乾坤消息的十二辟卦的现象。于是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宿、十二律吕、五行、八卦等等,重重归纳,层层圈人,形成了道学中一套易学象数的学问。发展到人体认识上,便是中医学中的十二经脉、十五络、三焦,八脉的气血流行,并把它们看作与天地日月气机的运行是属于同一的规则和原理。 时间再向后来,修炼丹道的神仙家们,根据上述学说,与乾坤消息卦气升降的理论,认为人身生命的气机,自父母受胎的时间开始算起。男的以八数为准,女的以七数为准,还有先天的秉赋,属于乾坤为代表的范围。再由这种天地的气机,与人身气脉关系的理论,缩小其范围,说明它的规律法则,认为人的气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自运行六寸,一个人在一天一夜之间共计有一万三于五百次呼吸,叫做一息,气脉运行经过五十度而周遍一身,用汉代的计时标准来说,也正是铜壶滴漏经过一百刻的时间,但是这种所谓的脉,是包括荣、卫二气来讲,所谓“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再加详细的分析,把心、肝、肺.脾、胃.肾、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胞络等十二经脉,配合气机往来呼吸的次数,各作数目分类的说明,然后再加上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来归纳,便使这个养生、医药、生理的学说走入神秘玄妙的圈子里去了。
中医智慧养生学:
我国在东汉时期出了一位古代著名的医家,名为张仲景,人称“医圣”、“医方之祖”。当时正是东汉末年,政治斗争十分激烈尖锐,一般文人都竟相追逐权位、依附权势;老百姓则因兵荒马乱、生活极不安定,疫疠流行,大量死亡。张仲景对此深有感触。在他本人的宗族里,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死亡达三分之二。张仲景深深“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触景生情,他感叹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生,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叔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粟,降志屈节,钦望巫视,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之!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被何荣 势之云哉?…… 张仲景这段文字,虽说讲的是医学养生的问题,但是他从医学的理论讲出了一个与庄子相同的道理:养生养身,重在养心养神。张仲景指出,那些终日孜孜汲汲,奔忙于名利,攀附权势的人,从来就没有恬淡恬静的心情。这种人,尽管外表穿戴华丽,但其身心交瘁,十分空虚,不过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一旦有病邪来袭,马上陷入褐不旋踵的境地,束手受败。这些仕途得意者,倘若只奔忙于名利,不能保持恬淡恬静的心境对待名、利、富、贵,本来已无平步青云的快感,囊中羞涩又有简衣陋室的困境,如果心底里还放不下那些名利权势的欲望,是是非非的思虑,一句话,不能保持一种虚无恬淡的心境,那岂不是三重压力一起袭来,这不等于是自毙吗?因此,一些聪明的隐士,对庄子的劝诫是倍加推崇的。
《情 志》
每个人都有情感。没有情感的人是木头人,禁锢情感的人是苦行僧,造作情感的人是伪君子,自然释放情感的才是正常人。但是,情感往往也是烦恼、痛苦的根源,相信你也深有体会,因情感而致病,这也许是你未曾留意的。中医学上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它是人的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在情志方面的应答反应。一般说来是正常的,只有在突发的、剧烈的或持久的情志异常时,才会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引起机体病变。这叫做“七情内伤”所以,要把握好情感活动的“度”。不必太过压抑、也不能太放纵。这需要我们认清情志活动的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情感的乐趣,使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又能避免情志失控产生的痛苦与病患。如果能再用七情相胜的道理,以一种情志去迅速克服另一种异常的情志以恢复情绪平衡,还可以轻易地治愈原先由情志引起的疾病。
《饮食》
饮食能资养人的血气。血,能够使形体荣华,气能够卫护四肢。首要的东西是精华,是髓和精;其次才是肌和肉。平时不能够等到极饿时才吃饭,等到过饱时才放筷子,而应做到饥中有饱,饱中有饥。人应当饥饿了就吃,口渴了就饮。不能强食强饮,也不能先食热食而随后又进冷餐,必定使冷热相博而引起疾病。凡是吃东西,先吃热食,次吃温食,后才可以吃冷食。通常吃东西,太热伤胃,太冷伤筋,热不能灼唇,冷不得冻齿。大凡食物,温食胜于冷食,少食胜于多食,熟食胜于生食,淡食胜于咸食。
现代智慧养生学:
《有氧代谢运动》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有氧风靡美国。库珀是一名苦学八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从事心脏内科专业的医生,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全身无力、睡眠不好而不能坚持紧张的工作。库珀对自己及周围人们的健康状况反思之后,做出惊人的决定,他重新回到母校哈佛大学读了公共卫生学的硕士,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从健康的“下游”挪到了“上游”。篮球、中长跑、水上运动广泛涉猎,他通过跑步与合理饮食,体重明显降下。他研究出著名的“12分钟体能测验”与“有氧运动得分制”。成为全世界推广有氧运动的第一人,有氧代谢理念是建立在抗氧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假设胆固醇如果不氧化,就不会有斑块形成,每日跑步、游泳训练一小时血清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体态变了,肌力减退,心肺功能削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出现,肌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低下。一小时有氧代谢运动,使衰老迟到二点五小时。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步行、跑步、骑车、游泳、跳健身舞、做健身操、扭秧歌,健康在于科学的运动。
《休息在疲劳之前》 疲劳分躯体疲劳、心理疲劳、病理疲劳和综合疲劳,这些均是向您发出的警报,别让今天的疲劳变成明天的身、心疾病。现代人易患疲劳综合症,此症与“现代”(即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相联系。此症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现已为医学家所共识。在中国对这种“现代病”的认识还远不够。上述4种疲劳都需及时消除,不等疲劳出现就休息很重要。消除不及时,时间久了,就会使机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下降,使一些潜伏着的“隐病”和重要器官的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也降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灵敏度。 引入和接受新兴的艺术医学,艺术医学就是以艺术,诸如音乐、舞蹈、戏曲、绘画、书法、雕刻、文学等防治疾病,这是“无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2月在美国纽约召开了国际艺术医学成立大会,中国代表也参加了这一盛会。“舞蹈治疗”、“书法治疗”、“音乐治疗”、“艺术养生”已获承认。198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1990年在日本东京先后举行了“跳舞有益身心健康,发展舞蹈治疗”的国际交流会,认为有节奏的跳舞能同生物钟和谐、合拍。有人统计过,跳1小时华尔兹,相当于步行2公里,把舞蹈比喻为“艺术长跑”,也是一种音乐行为。此方法也适于老年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园、广场掀起的舞蹈、扭秧歌等活动也长盛不衰,与华尔兹异曲同工。 学会幽默,丰富和优化人生。 “认真”是人生的苦药,幽默则是甜酒。认真的人不会拐弯抹角,有话直说,有路直走,虽为良药却苦口。“认真”两个字,用在理论上是优点,但放在人情世故上,有时反而成为缺点了。认真时会干扰生物钟,而幽默却可在生物钟和谐的情况下,化解矛盾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因此,幽默是人人需要学会和掌握的一门生活艺术。 《窗外养生》 自然,把一方山水镶嵌在窗外。山柔情,水妩媚,绿是沁绿的。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其实,窗于逗引进来的.何止是风和大阳啊!星辉,雾岚,暮鼓,晨钟,朗月载来的皎洁,庭树摇碎的细影,夜歌的恣意与悠扬,都从窗外来。软软的,酥酥的,细细的,像初生羊,羔的蹄印,又像淡春的润雨,落在你的心鼓上。 而这一切,仿佛又能给人以极大的解脱,痛苦、忧伤、落寞一样一样地卸下来,让你浑身没有了挂碍,变得轻松惬意起来。如果上帝安排了一块让生命闲适愉悦的自留地的话,上帝绕来绕去,最后,选择了窗外。窗外,确于是个唤醒生命的地方,一线飞瀑,两棵高树,几点新绿,都可让生命活泼地跳动,像晨曦里枝上的雀。窗内什么,琐碎而经年不绝的工作,阴谋与勾心斗角,温婉而堕落欢娱,这些事情,像雨后轻薄衫予,紧紧地裹着生命,解不开,挣不脱。 自由的生命,都在窗外。只悠闲独步的蚂蚁,电线上晾的一只鸟,塘里的一粒蝌蚪,泥土下一条蚯蚓,活得无牵无挂,无拘无束。实际上,生命的富有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而在于给自己多少广阔的心灵空间。生命的高贵,也不在于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只在于能否坚守心灵的自由。你推开窗户,看看天的高远与蔚蓝,听听鸟的呜叫和飞翔,闻闻青草的芳香,就感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温馨和爱。窗外的自然,是我们一生一世永恒的情人。
《对付背痛“运动和乐观”最重要》
背痛很常见,德国人往往早早寻医问药,接受费时、费钱的治疗。而德国一项研究近日指出,这些治疗80%没有必要,保持运动和乐观的精神状态更重要。 由德国贝特尔斯曼基金会进行的专项研究认为,预防和治疗背痛应该从头脑开始,病人应该保持积极状态,保持运动以及积极思考。该基金会近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埃卡德·福尔布拉赫特表示,背痛通常有很好的治愈机会,一般没有那么糟糕。有专业医学报告称,无论有没有采取治疗措施,第一次出现的背痛有近90%在4至6周内会消退。
福尔布拉赫特认为,治疗背痛不应该采取卧床休息或其他被动措施。病人应该保持积极状态,积极运动和乐观思考。病人和医生应该在诊断和治疗上转变思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害和花费。
参与研究的石荷州大学医院拉斯佩教授说,“一个患有普通的、轻微疼痛的人如果像病人那样接受治疗,他的行为可能就会像病人一样”。 他总结了国际上有关背痛的科研成果后认为,凭科学数据还无法证明背痛与长久坐姿行为有关。拉斯佩说,疼痛应该不单单是因某一个因素影响所致,而是与许多社会的、心理学的、生理学的、生物学的和与工作有关的各方面因素有关。
《美科学家发现怒气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新证据》
面对一个怒火冲天的人,别人劝解时往往说“想开点,别气坏了身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怒气的确对健康不利,因为它会使体内一种导致炎症的蛋白质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负面情绪会使C反应蛋白质含量升高。科学家在新一期《心理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127名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的成年人进行观察,发现与平静乐观的人相比,心里充满怒气、抑郁或怨恨的人,体内C反应蛋白质含量要高出1到2倍。这进一步显示,情绪压力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这是人们首次发现怒气等不良情绪与C反应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不过其中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工作狂是一种病》
据《真理报》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工作狂和酗酒一样,其实是一种病,现在很多人遭受这种病的困扰。如果从工作狂为生计而工作的观点看,他们这种疯狂的工作状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工作状态对心理、生理都没有好处,对家庭生活也没有好处。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工作狂,并且很清楚自己是在通过工作逃避生活的烦恼,那么工作狂是可以治愈的。
用工作方式逃避生活的烦恼,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遭受这种疾病困扰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许多心理专家认为这些人经常感到忧虑,他们不能把工作委托给别人,而且幻想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控制局面。
为避免这种疾病,首先应该鼓励家庭成员关心工作狂。工作狂的问题之一是他们很难分清努力工作与沉溺在工作中的区别。一个努力工作的人是热爱工作的,而工作狂是依赖于工作的人,是工作的奴隶。努力工作的人会给自己休息时间,但工作狂不会。这也正是两者的区别。
工作狂并不是从小就喜欢工作,而是因为这些人心理出现了问题。
在家庭中,即使是一个懒惰的人也可能把自己埋进工作中,继而成为工作狂。对未来忧虑者、孤独者,如果经常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就能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拒绝感情这一方面来说,工作变成了他的保护伞。所以,“醉心于工作”不仅让爱人感到失望,也有可能加大与孩子们的生疏感,最严重的能导致夫妻双方关系破裂,直至离婚。
公司老板可以用另一套方法对待属于工作狂类型的员工。对老板而言,他们比其他人更便于管理和控制。工作狂对待工作的原则与其他员工存在明显不同。一位员工说:“我的工作量的多少取决于身体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才接受超负荷工作。也就是说,我的工作强度不以卖命程度为标准。”工作狂通常比其他人离开办公室的时间更晚,并且把这作为责备其他人的理由。
心理学者就怎样才能阻止工作狂超常投入工作的问题,给予两点建议:
1.享受生活瞬间的乐趣。工作狂应当学会如何享受偷懒所带来的乐趣。刚开始的时候要留意一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例如如何使一个孩子在起步阶段提高素质,太阳是怎样越过地平线落下山头的,或者试着花比平常吃正餐多两倍的时间宠爱一条狗等。看电视的时候应有意识地让自己什么也不干,学会忽视一些事情的方法。
2.忘记最喜欢的习语,例如“我之所以不停地做事,全是为了孩子、妻子以及父母生活得更好”等。另外在工作之前,工作狂不妨先想想工作是为了满足生活乐趣,或者长时间工作会使家庭关系破裂等生活不幸,然后问问自己哪一种选择值得自己付出。与此同时,权衡一下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家庭的关系。
山林子智慧养生学:
万病由心生,此是千古至言也。因此,养生的根本问题是心身平衡也。山林子先生在“养生书”中指出:不少人只知从形式上讲求养生保健,实乃本末倒置之举,先圣们几千年前就告诫人们;真正的养生保健之道,须先从心上下功夫,心正则气正,气正则脏腑衡,脏腑衡则身体衡,身体衡则无疾矣。这是千古真传养生、防病、疗病之秘诀也! 养生也需要智慧,不能傻养,现代人们都在今天这样养,明天那样补,拿着宝贵的生命当儿戏,更可怕的是人们完全忘记了养生重在养心的道理。不重视烦恼和不良的情绪给与人们致命的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学的生命科学观 图娅 中医学的健康观。中医学在2000年前就有这样的论断:人是有形体、有情智、有精神的。什么是健康?就是精神,神和行全面的统一,是躯体、精神上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完满适应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要怎样去维护呢?中医强调防病保健,强调的是心理调试,当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强调适当地注意心理 调试是很必要的;维持一个健康的身心,中医有天然相关的,顺应天地的思想,所以强调遵循规律。 中医学的疾病观,是一脉相承的,疾病是怎么得的呢,怎么预防?第一,中医学认为正气和致病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你是发病还是健康,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第二,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它坚信人体内部的紊乱和变化,一定会通过皮表、神智等表达出来的,这就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一种依据。第三,致病因素多样性,情绪变化会损伤身体。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以预防为主,把人的躯体和精神活动看成是一个整体,把人的体表内脏、四肢,各个部分看成一个整体,认为某一个局部的病变必然要影响到他整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对个体的整体观以外,还有人和环境的适应性。中医学强调心身兼治,人有五脏化五气,情绪状态,机能活动是直接相关的。另外,中医对疾病和健康评价的过程中强调的是综合评价,动态把握。 维护了中国人健康几千年的观念体系和治疗手段的中医学,有能力在生命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为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作出全新的贡献。 摘自《科技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