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林子智慧书       昆仑山企业文化智慧学      昆仑山商务智慧学      山林子智慧养生书院

山林子智慧养生书院
招生指南
书院动态
书院交流
书院报刊
智慧书院讲坛
山林子智慧学
山林子智慧养生学
山林子智慧养心学
山林子智慧养身学
书院高级部
书院中级部
书院普级部
西方现代科学挑战传统科学的七个实验




  人的意念能对身体产生无可辩驳的作用,这是人们从一些令人惊讶的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无数试验证明,人的意念或精神活动不但能对身体产生巨大的作用,而且能治疗部分疾病。这是对传统科学的真正挑战。

  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2004年11月号文章,题目:《挑战科学的七个实验》。

  西方现代科学家通过严格的实验发现,意念能改变身体,能对新陈代谢产生真正影响。他们在探索人类奥秘时发现,有许多证据表明,思维活动能调动数以百万计的分子,使大脑出现新的活动形式,使细胞之间和分子之间产生新的相互作用力,加强我们的思维活动和肌体反应之间的联系。许多经过科学证明的现象表明,精神的确能对物质产生难以理解的作用,精神和物质的确也是不可分的。

  早在18世纪,法国自然主义者奥弗鲁瓦•德拉梅特生(Offroyde La Mettrie)在《灵魂的自然史》一书中提出,思维产生于人体组织,特别是产生于大脑组织。他因发表这种观点而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被迫离开巴黎。后来,他还指出:“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德拉梅特里等先驱发表这些看法,在当时被认为是犯了亵渎神明的大不敬之罪。但他们毕竟为我们现代科学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今天,现代脑神经科学终于打破了人体和思维之间的严格界限,得出了思维产生于人体自身的结论。近30年来,大脑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观察的手段,使我们得以了解思维与人体对话的渠道。这种渠道已不再是神秘莫测了。洛杉矶精神神经——免疫学中心主任迈克尔• 欧文指出:“在探索人体奥秘方面,思想与人体的对话占有重要地位,它促使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

  西方现代科学家们进行了一些什么样的实验呢?我们从那些最新的、最合理的实验中挑选了7个最能表明思维活动对人体具有很大控制力的实验。这些实验是非常惊人的,也是非常典型的,它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未知的天地。其中有些实验采用的是古老的方法(例如冥想法),另一些实验采用很现代的方法(例如合成图像模拟法)。所有这些实验都对传统科学提出了真正的挑战。



           实验之一 怎样实施催眠麻醉手术

  在比利时列日大学附属医院第八手术室,一个60来岁的老人两眼闭合,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再过一会儿,医生将为他摘除长在身体左侧皮下的一个脂肪瘤。
  
  此时,这位患者却显得很轻松,表情平静。麻醉师玛丽——伊丽莎白•费蒙维尔坐在他旁边,她发音平稳而准确地对患者说:“你在你家花园里走着......花园里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接着,费蒙维尔要患者回忆一次愉快的经历。此时,手术室里除了轻柔的音乐以外,再也听不到其它声音。

  过了一会儿,外科医生走进患者,开始给他做手术。当手术刀切开患者的皮肤时,患者竟然毫无反应,身体没有丝毫抽搐。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任何疼痛的表现。在一个小时手术时间里,麻醉师一直在以令人陶醉的口音同患者讲话。原因很简单:列日大学附属医院麻醉——苏醒科的催眠麻醉技术居领先地位。自从费蒙维尔1992年引进催眠麻醉技术以来,已有4300名患者在催眠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

  比利时的这位麻醉师在最近一次世界麻醉——苏醒技术大会上介绍了这种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的成果。在这以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医疗小组利用这种麻醉技术做过这么多手术。比利时列日大学附属医院的统计数字表明,该医院只在18次手术中被迫采用过常规麻醉技术!

  玛丽——伊丽莎白•费蒙维尔解释说“催眠麻醉技术就是借助语言使患者处于中间意识状态,即处于半醒半睡状态。这是一种精神非常集中的状态,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这种状态,条件是自己愿意,并主动配合施术者。”

  那么,催眠麻醉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原理就是: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令人愉快的感觉上,从而使患者摆脱手术引起的痛苦和焦虑。仅此就足够了吗?实际上,只有在患者服用少量镇静剂、创口进行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催眠麻醉的效果才能得到加强。但费蒙维尔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所服镇静剂的剂量和局部麻醉的程度只相当于常规麻醉时的五分之一。”

  采用催眠麻醉术有双重好处。首先,麻醉的风险(特别是恶心、呕吐、苏醒后剧痛)可以减少20%以上。其次,患者手术后感到疲乏和疼痛的程度比较轻,而可以较快地恢复活动。费蒙维尔高兴地指出:“对甲状腺患者来说,同手术时采用常规麻醉术相比,手术时采用催眠麻醉术可以使患者早15天恢复工作。”此外,动手术时采用催眠麻醉术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手术费用。例如,肾结石摘除手术的时间可以缩短17分钟,手术费用可以减少一半!催眠麻醉不但能消除手术疼痛,而且还能减轻由癌症或脊髓病变引起的疼痛。有些接受催眠麻醉的患者甚至可以戒除像吗啡那样强烈的止痛药。曾长期被冠以“伪科学”恶名的催眠麻醉技术,现在似乎终于得到了医疗界的肯定。
          



            实验之二 怎样强化肌肉力量 


  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大兰诊所,马克坐在一个小房间里接受肌肉力量训练。生理学家指导他说“集中注意力,想象用你个人小指的力量向旁边推—个巨大的物体。”马克将右前臂和右手按在一个特制的器械上,在15分钟时间里,一次又—次地想象小指推重物(持续推物5秒钟为一次)。他必须想象自己小指的外展肌接触到物体。就这样,仅用意念就能锻炼小指的力量。用一个测量肌肉活动的检测器进行检查,以确信马克的小指肌肉并没有用力,如果小指没有用力,肌肉活动检测器上就不会有任何显示。(这表示小指肌肉并没有紧张)而马克戴在头上的电子头盔则能显示大脑的活动。

  这种奇怪的实验是在2002年进行的。实验持续进行了3个月,每周5天,参加实验的有24个人。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仅靠意念锻炼就能强化肌肉力量。生理学家解释说:“肌肉力量不仅取决于肌肉大小,它还取决于大脑向运动神经元发出的信号的强度。”

  参加实验的24个人的年龄为24岁——35岁,都是惯于用右手者。他们被分成3组(每组8人):第一组是“小指”组,用意念锻炼小指力量;第二组用意念锻炼二头肌;第三组为参照组。每星期都要求第三组收紧二头肌和外展肌,同时要求另两组活动此前曾用意念锻炼过的肌肉。这样做是为了用一种特殊的仪器——换能器检查他们的实际肌肉力量。

  三个月后,结果是惊人的:“参照”组的肌肉力量没有什么变化,另两组的肌肉力量增强了。第二组的二头肌力量平均增加了13.5%,“小指”组的小指肌肉力量平均增加了35%!第二组和“小指”组肌肉力量增加的幅度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平时小指活动的不如二头肌多,因而它更容易进行意念增力锻炼。马克和其他参加实验的人是否作弊了?生理学家保证说:“没有,因为仪器显示他们的肌肉没有任何收紧现象。”

  生理学家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接着,他又把实验对象扩大到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是很难“有形”地对肌肉进行锻炼的。但采取“无形”的锻炼方式(即用意念锻炼)却能收到成效。据专家说,通过意念锻炼,这些老年人的二头肌力量均增加了10%。这就是说,这种意念锻炼法为身体虚弱的患者加强身体的运动功能、享受康复的快乐开辟了新的前景。

                


           实验之三 怎样提高心理与免疫力

  几个星期以前,诊断结果表明,52岁的海伦患了乳腺癌。于是她开始接受切除肿瘤手术,接受化疗……结果,她的乳房损坏了,头发也开始脱落……今后还会怎样呢?癌症发现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她的腋淋巴结,也就是说,今后5年内肿瘤再现的几率达40%。

  这时,她听说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心理学教授芭芭拉•安德森的研究计划,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向这位教授求助。安德森教授的研究计划是研究心理帮助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

  安德森研究的对象是114名像海伦一样最近在医院做过乳腺癌手术的妇女。她的计划是在4个月时间里每个星期把这些妇女集中起来,分小组(每小组8-12人)进行对话。每次对话一个半小时,具体由两名临床心理学专家负责。对话的内容为:学会放松以对付紧张情绪;学会更好地面对困难;消除自我封闭心态;提供饮食方面的建议;帮助戒烟;建议进行体育锻炼(做伸展运动,散步……);提供关于疾病和跟踪治疗方面的详细信息。

  在法国,为了帮助患者经受考验,2000年启动的抗癌计划的重点之一就是这种“辅助治疗法”。但芭芭拉•安德森和她的同事们认为,心理帮助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他们认为,心理帮助能刺激和加强患者的免疫力,从而提高身体对抗疾病(防止疾病复发)的能力。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心理和免疫力之间是有联系的。人们早在1990年就已经指出,患乳腺癌的妇女的免疫系统的活力与其丈夫或亲人的心理帮助密切相关。同一年,人们对患严重皮肤癌(如黑色素瘤)的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焦虑和情绪低沉会减弱免疫力,而适当的情绪发泄却能加强免疫力。但是,在心理帮助对肌体产生直接影响的可能性问题上,人们仍有很大争论。人们还没有按科学的标准来真正证明,心理帮助能对肌体直接产生影响。这也正是要实施针对海伦等100多名患者的心理帮助计划的原因之一。

  开始时,芭芭拉•安德森要求患者回答一些问题,以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和对付疾病的能力。患者同意抽血化验免疫力。与此同时,她也对另外100多名患有乳腺癌、但没有参加心理帮助计划的患者进行同样的调查。4个月后,她又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了同样的调查。结果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海伦所在的那一组患者变得不那么焦虑了,脾气也好一些了,她们更能感受周围人的关爱,能注意生活卫生,较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分析表明,她们的这些改善与免疫力的加强明显有关。

  芭芭拉•安德森说:“这些结果是如此出乎我们的意料,以至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试验证。”安德森及其研究小组发现,经过4个月的心理帮助,患者的T细胞(在抗癌中起关键作用的白血球)的增殖能力已趋于稳定或得到了加强(这表明,患者的免疫力已开始调动起来),而另一组患者的免疫力仍很弱。
                  
                    


           实验之四 怎样用冥想法治疗高血压


  去年,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学院,50名美国黑人青年在4个月里进行了—种奇怪的实验。在一个普通的教室里,他们每天在椅子静坐两次,每次15分钟。静坐时,他们闭上双目,一个教员在旁边以平和的声音念着一种“咒语”,以帮助他们身体放松和精神入静。这是一种来自印度的古老的超觉精思法。与此同时,另50名年轻人在上食品卫生课。

  所有这些青年都患有肥胖症,同时还患有高血压。他们的血压达130毫米汞柱,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在今后2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佐治亚州医学院的生理学家弗农•巴恩斯解释说:“我们很早以前就获悉,经常采用这种锻炼法的人的血压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于是,他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设法证明一下,看一看冥想法是否真的能使这些青年的血压降低。他开始召集一些患有高血压的青年进行这种实验,实验经费由国家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心脏学会提供。

  一试果然有效!经过4个月的冥想,这些青年的血压下降了5毫米汞柱,而没有进行沉思默想锻炼的另一组青年的血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弗农•巴恩斯保证说:“如果他们的血压保持在这个水平,他们在成年人时期的血压就将会是正常的。”但条件是他们今后必须自己坚持进行这种训练。久而久之,冥想法就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在富裕国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大疾病),甚至还可以预防糖尿病。




    实验之五   怎样实施 “安慰剂手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病情

  
  在科罗拉多大学医院的手术室里,解剖刀、针和其它外科手术器械已在一张小桌上摆放好。

  在神经外科医生监督下,戴着手套和面罩的护士们正在忙碌着,为一次高难度的手术作准备。

  手术台上躺着一位50来岁的男人,他的头部已被器械固定,头皮已被局部麻醉。

  神经外科医生在患者的头皮上切了4个分别长数毫米的小口。患者的眼睛已被蒙住,但他的意识仍很清楚。

  他患的是帕金森病,此时正准备接受胎儿神经元移植手术(用胎儿神经元代替他大脑中受损的神经元)。实际上,只有他自己认为医生在给他做胎儿神经元移植手术,他并不知道这只是一种“安慰剂手术”。在40来分钟时间里,医疗小组煞有介事,认真操作每一个动作,就像真在做大手术一样。实际上只是一些模拟动作,神经外科医生其实并没有移植什么胎儿神经元,而只是切开患者头皮,然后将其缝合而已。

  为什么要做这种假手术呢?率先这样做的医生之一柯特•弗里德说:“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人们在试验胎儿细胞移植技术。要想检查这种技术的真正效果,就必须进行比较研究:用这种很有希望的、但却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手术同一种虚假的手术比较。”这种手术的最初提出是在1995年,但当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直到过了一些年以后才在伦理上得到许可。

  试验在1998年1月进行。当时有40名志愿者参加了试验(至少7年来,这些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是严重的)。其中20人接受了胎儿神经元移植手术,另20人只接受一次假手术。两组患者都被告知此次手术有真有假,但两组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移植了胎儿神经元。负责对这一试验进行评估的丹佛大学神经生理学家辛西娜•麦克雷在总结报告中说:“坚信自己被移植了胎儿神经元的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而这种好转却与实际手术无关。”

  在被做了“安慰剂手术”(即假手术)的一组患者中,那些坚信自己被移植了胎儿神经元的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而那些认为自己没有被移植胎儿神经元的患者的病情却恶化了!

  同样,在被真的移植了胎儿神经元的一组患者中,那些认为自己是做了假手术的患者好转不大,而那些认为自己确实被移植了胎儿神经元的患者的病情却大大好转了。所以,重要的是患者必须相信自己被移植了胎儿神经元。根据这一实验,专家们下一步准备对阿耳茨海默氏症患者进行类似研究。




        实验之六  怎样集中注意力于生物节律治疗哮喘病


  美国新泽西州的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大学心理生理学实验室最近进行了“生物反馈”试验。何为“生物反馈”试验?这种试验就是让人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生物节律。该大学进行的试验是让人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心脏节律。

  一个30来岁的妇女坐在一台仪器前,凝视着仪器屏幕上显示的自己的心脏节律曲线。指导试验的科学家保罗•莱勒在旁引导说:“放慢呼吸……再放慢呼吸……好,再看你的心脏节律曲线。”

  那个妇女从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心律曲线在加大波动,节律在重新调整。莱勒又说:“保持这种呼吸节奏,使曲线稳定下来。”这种试验或训练持续了20分钟。

  这个妇女是2003年秋参加试验的22名志愿者之一。这22名志愿者中有男人,也有女人,年龄为30岁-50岁,都患有慢性哮喘病。

  他们平时都呼吸困难而且咳嗽。为了减轻痛苦,他们常常需要吸入以类固醇为基础的药物,但仍每星期发作一两次。保罗•莱勒认为,“生物反馈”技术可以帮他们改善病情。他在两年前已证明了这样一点:上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这种技术能增强肺功能。但该技术是否适用于治疗哮喘则尚待证明。于是他请22名哮喘病患者参加试验。

  参加“生物反馈”试验的这22人在10个星期内每天如上训练两次。莱勒说:“经过10个星期的‘生物反馈’试验,这些患者平时的用药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同对照组(由不进行这种训练的23名哮喘病患者组成)相比,他们的哮喘病发作次数减少了一半。”

  莱勒今年8月在美国《胸腔》月刊上公布了这一惊人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方法虽然对哮喘病具有短期治疗效果,但它是否也具有长期疗效?保罗•莱勒现在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希望国家卫生研究院能资助他进行进一步研究。




         实验之七  怎样减轻被严重烧伤者的疼痛 


  这个年轻人戴着头盔,同时两手敲着电脑键盘,头盔荧屏上出现的图像使他沉浸在一种三维空间中。那是极地的情景,有冰川、雪屋和人物。这个年轻人此时可不是玩电脑游戏!因为在他“玩”的同时,—名护士在旁小心地帮他解开绷带。几个星期以前,一次爆炸事故使他受到了3度烧伤。在一般情况下,治疗这么严重的烧伤需要服用大剂量的止痛药。但服用止痛药也存在着危险,因此服用的剂量是不可随意增加的。所以烧伤病人常常只能忍受剧痛。但现在,这个年轻人不用忍受剧痛了,他只服用了标准剂量的止痛药,但治疗时他并没有感到难以忍受的剧痛。

  2000年,在西雅图医院深度烧伤科,神外心理科医生亨特•霍夫曼首次试验了—种以“虚拟现实沉浸”法为基础的镇痛技术。作为华盛顿虚拟现实治疗法研究中心的主任,霍夫曼1993年以来—直在不断完善这种镇痛术。他曾用这种技术在患有恐怖症的患者身上做过试验,取得了成功。接着,他想测验这种技术的镇痛效果,以使患者免去服用镇痛药之苦。

  为此,他同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合作开发了“冰雪世界”程序,并劝说两名年轻人参与初步试验。在这两名年轻人中,一人年方十七,面部和腹部被烧伤,另—人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年青人。亨特•霍夫曼在治疗之后问后者:“你能评估一下疼痛的程度吗?”后者在一只刻有0—100的标尺上指了指38这个数字,也就是说他治疗时的疼痛程度为38度。而如果治疗时仅服用镇痛药,他的疼痛程度就会是90度至100度!这是否得益于虚拟现实情景?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在第二天这个年轻人换绷带时,医生让他玩普通的电子游戏。这时,这个年轻人的疼痛程度不断加重,—直加重到91度。换言之,对这个年轻人来说,与“沉浸于三维空间”相反,玩普通的电子游戏对减轻疼痛感没有任何作用。

  接着进行的30来次试验确认了“虚拟现实沉浸”法的镇痛效果。而且,“虚拟现实沉浸”法的镇痛效果不会因重复使用而减弱:如果患者每天采用“虚拟现实沉浸”法镇痛,疼痛的减轻就会持续下去。霍夫曼于2000年在一份杂志上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已有数十名患者身上得到了验证。所以,‘虚拟现实沉浸’法是可以作为辅助镇痛疗法的。”

                  —— 本文转摘自《五色海网站》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